兴衰之效,于古有徵。
恒由浑厚,以开文明。
文明既开,浑厚渐失。
谓偶可常,至于骄佚。
溯流知源,先祖是思。
凡我后人,敬而听之。
【注】
- 兴衰:兴旺和衰落。
- 徵:征兆,迹象。
- 恒由:始终由……组成。
- 浑厚:指淳厚的民风,也指朴实无华的文风。
- 文明:指开化、文明的社会风尚。
- 骄佚:骄横放纵、荒淫无度。
- 溯流知源:追溯水流可以知道源头。比喻探本溯源。
- 凡我后人:我们这些后代的人。
- 敬而听之:尊敬地听从他们的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祭祀祖先的乐章,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兴衰之效,于古有徵”,诗人通过观察历史兴衰的现象,发现其背后有着深刻的规律性。这里的“征”指的是证据,表明诗人认为这些现象是可以通过考察来发现的。
第二句“恒由浑厚,以开文明”。诗人进一步指出,社会的繁荣和安定,总是源于淳朴的民风和高尚的文风。这里的“浑厚”和“文明”都是正面的品质,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和谐的基础。
第三句“文明既开,浑厚渐失”却是一个转折,意味着随着社会发展,原本淳朴的民风和高尚的文风逐渐消失。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也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担忧。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这种变化的描述和感慨。第四句“谓偶可常,至于骄佚”,诗人感叹,虽然偶尔的繁荣和安定可能看起来正常,但最终可能导致骄横放纵和荒淫无度的后果。这是对人性弱点的一种揭示,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
最后一句“溯流知源,先祖是思”,诗人通过对历史源头的追溯,表达了对祖先的思念和敬仰之情。他认为,正是这些祖先的努力和牺牲,才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兴衰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