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井闬近移家,草径茅堂带郭斜。
岂为秘书增斗帐,转因载牍问香车。
新人路半邀桃叶,邻舍篱根问杏花。
何事多情旧时燕,随君将子过檐牙。

【注释】

陈荩卿:人名。

杏花村:地名,在今江苏徐州。

井闬(hàn):古代指住宅四周的界限,引申为门户。

斗帐:用细丝或羽毛等做成的帐子。

载牍(dú):指书信车。

桃叶:传说中秦穆公的女儿,嫁在吴国。后来被夫差所囚,投江而死。

檐牙:屋檐。

多情:旧时燕子,常飞入人家檐下栖宿。

随君将子过檐牙:意谓跟随你一起度过难关。

【赏析】

此诗写陈荩卿因妻子病故,移家娶妻之事。诗中通过描绘陈荩卿迁居新居,与邻里交往及迎娶新妇等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

首联:“不离井闬近移家,草径茅堂带郭斜。”陈荩卿因妻子病逝,不得不远离家乡,迁居到杏花村。诗人从“不离”和“近移家”两个角度来刻画其内心活动。“不离”说明他眷恋故乡,不忍离去。“近”字表明他移居之近是迫不得已,不是自己愿意。

颔联:“岂为秘书增斗帐,转因载牍问香车。”陈荩卿的妻子去世后,他搬进新房,又买上一辆香车。这里诗人以“斗帐”代指官位,“斗帐”是古代官员坐的席位,这里用以比喻官职。而“秘书”则是指掌管文书的小吏,这里用来代指文职工作。“转”,是副词,表示转折关系。两句的意思是说,他搬进新房并不是因为想要增加官衔(斗帐),而是因为他需要用车去办事,所以买车了。

颈联:“新人路半邀桃叶,邻舍篱根问杏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新媳妇在路上遇到旧时好友桃叶,于是请她一同同行。同时,陈荩卿在新家的院子里看到隔壁邻居的篱笆根边长着杏树,于是向杏花打听情况。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杏花写成了有生命的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尾联:“何事多情旧时燕,随君将子过檐牙。”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说,为什么这只燕子如此多情呢?它要跟随主人走过屋檐。这句诗中的“多情旧时燕”是一个典故,指的是旧时人们常常见到燕子在屋檐下筑巢,但它们却不会离开,总是跟随着主人。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燕子的情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自己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