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何处无红树,君归独向秋山去。
霜锦千章照客衣,林霞一片随行屦。
几曲云林到武夷,幔亭高处坐题诗。
南天气暖无冰雪,直到春花忆此时。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回归原文,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和词句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注释、标题等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此题要求分析诗人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考生在答题时需要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注意“赋得”是唐代一种应制诗,即以赋的形式写诗。这种体裁多咏景物,兼有律诗、绝句之体,故称“赋得”。本诗为七言律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秋色图:秋山何处没有红树?君归独向秋山去。霜锦千章照客衣,林霞一片随行屦。几曲云林到武夷,幔亭高处坐题诗。南天气暖无冰雪,直到春花忆此时。
【答案】
译文:
秋山何处没有红叶?你归来时独自前往秋山。
霜雪映照的千树红叶照亮了我衣上;林霞一片随着我行走的鞋子。
几处弯曲的树林通向武夷山,在幔亭高台上坐着吟诗。
南边气候温和没有冰雪,直等到春天花儿盛开才想起这里。
赏析:
首联写景:“秋山何处无红树,君归独向秋山去。”这是说:秋天的山上什么地方没有红树叶呢?你的归来是独自向这秋天里的山走去。这句起兴,点明季节,点出主题,并暗示了送别之人的心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说山无闲树,足见朋友对自己是多么重要。“红树”,是枫树的另一种叫法。“独向秋山去”,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深厚。
颔联写景:“霜锦千章照客衣,林霞一片随行屦。”这是说:那霜雪映出的千片红叶好像锦绣一般照着我的衣衫,林间的朝霞仿佛一片轻纱跟随着我的步伐。诗人把枫树比作锦绣,用“霜锦”、“林霞”来衬托枫叶,使枫叶显得更加鲜艳动人。“霜锦”指霜降后树木上的叶子像锦一样灿烂夺目。“霞”指晚霞。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姚园客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颈联写景:“几曲云林到武夷,幔亭高处坐题诗。”这是说:经过几处曲折的山路终于到了武夷山,我在幔亭的高处坐下来吟哦着赠别的诗篇。“几曲”指经过几重山路的意思。“云林”是指云雾缭绕的树林。“幔亭”,指亭名。“题诗”,指写诗。这句的意思是经过几重山路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武夷山。诗人坐在亭子上,一边吟诵着诗篇一边观赏周围美丽的风景,心情格外愉悦。
尾联抒情:“南天气暖无冰雪,直到春花忆此时。”“南天”指南方天空或南方。“气暖”是指气候温暖。“春花”在这里代指友人。这是说:南边的天气温暖没有冰雪,一直等到春天花儿盛开才想起这里。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