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书剑过梅山,山上梅花识客颜。
缥缈洞云元不改,驰驱人世未应闲。
为文敢谓堪题柱,建节宁夸独出关。
为语峰头旧猿鹤,肯将名利扰区寰。

过梅岭

连年书剑过梅山,山上梅花识客颜。

缥缈洞云元不改,驰驱人世未应闲。

为文敢谓堪题柱,建节宁夸独出关。

为语峰头旧猿鹤,肯将名利扰区寰。

注释:

  1. 连年书剑:形容多年奔波,忙于读书和做官。
  2. 识客颜:识别客人的容颜。
  3. 缥缈: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隐约可见。
  4. 元不改:原本就没有什么改变,原指山中云雾缭绕,时隐时现,与世隔绝,不与人世间的事物有关联。
  5. 驰驱:形容奔走忙碌。
  6. 堪:可以,能够。
  7. 为文:指写文章,作诗文。
  8. 题柱:在柱子上题写诗文以记事、抒情。
  9. 建节:建立军功或政绩。
  10. 独出关:独自离开国门,不受外界影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梅岭时所作的咏叹,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连年书剑过梅山”,描绘了诗人多年奔波于仕途的艰辛历程。他不断努力地学习,书写着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同时,他也不断地奔赴各地,参与政治活动,为百姓造福。这里的“连年”和“书剑”都强调了诗人对仕途的执着和努力。
    第二句“山上梅花识客颜”,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相处。梅花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著称,诗人将自己比作梅花,表示自己虽然历经艰辛,但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质。这里的“识客颜”则是指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喜爱。
    第三句“缥缈洞云元不改”,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高度赞美。他看到了山中的云雾,它们时隐时现,变幻无常,但始终没有影响到山的本质。这里的“缥缈”形容山峰的高远和云雾的飘渺,而“元不改”则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恒定不变。
    第四句“驰驱人世未应闲”,则是诗人对自己忙碌生活的评价。他认为自己在人世间奔波忙碌,但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空虚或无聊。这里的“驰驱”表示快速行动,而“人世未应闲”则强调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并不妨碍自己的追求。
    第五句“为文敢谓堪题柱”,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自信。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后人传颂,就像当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那样,其内容足以让后世人铭记不忘。这里的“题柱”则是指将自己的文字刻在柱子上,以示纪念和传承。
    第六句“建节宁夸独出关”,则是诗人对于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他认为自己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做出贡献,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这里的“建节”表示建立功勋,而“独出关”则强调了自己在关键时刻能够独立自主地作出决策和行动。
    第七句“为语峰头旧猿鹤”,则是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他想起了那些曾经陪伴自己度过艰难岁月的老朋友们,他们如同山中的猿猴和白鹤一样,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这里的“语峰头”指的是回忆往事时的场景,而“旧猿鹤”则象征着老朋友的陪伴和回忆。
    最后一句“肯将名利扰区寰”,则是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应成为束缚自己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枷锁。这里的“扰区寰”表示扰乱了整个世界,而“肯将名利”则强调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态度和看法。
    这首诗通过对梅岭美景的描绘和对自身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于立功立业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