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临卓锡地,幽境绝尘缘。
高情寄松竹,藻思入云烟。
窗影分新绿,池流接远泉。
悲心感风木,洒泪古碑前。
【注释】
卓锡:佛教指僧徒在山中建寺,用铁锡(锡)做佛像。此指僧人居住的地方。风树楼壁:即“风树”二字,意为风吹树木,树影婆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座楼的题咏之作。诗的前二句写楼的位置和环境,后四句则描写楼中人的活动与所怀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感情深沉,富有韵味。
楼临卓锡地,幽境绝尘缘。
楼高居高地,俯瞰群山,俯视深潭,四周都是茂密而幽静的树林,人烟罕至,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尘俗的牵绊。
高情寄松竹,藻思入云烟。
诗人把高洁的情怀寄托于松竹之间,以清雅的思绪飘浮于云雾之上,表现了诗人高雅脱俗、恬淡宁静的性格。
窗影分新绿,池流接远泉。
楼中的窗户映照着窗外新生的绿叶,楼下的池水连接着远处的泉水。
悲心感风木,洒泪古碑前。
因为风木无情,所以诗人感到悲伤;因为古碑已久,所以诗人流泪。
【译文】
楼高居高地,俯瞰群山,俯视深潭,四周都是茂密而幽静的树林,人烟罕至,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尘俗的牵绊。
把高洁的情怀寄托于松竹之间,以清雅的思绪飘浮于云雾之上。
楼上的窗户映照着窗外新生的绿叶,楼下的池水连接着远处的泉水。
我因之悲;古碑已久,我因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