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度西岭,诸峰明落晖。
乱松群鸟集,野寺一僧归。
山静钟声近,林深月色微。
前途烟树合,灯火映柴扉。

【注释】

晚过山馆:傍晚的时候路过山中的旅馆。

策杖度西岭:拄着手杖走过西边的山岭。

诸峰明落晖:众山峰上的阳光在黄昏中显得格外明亮。

乱松:杂乱无章的松树。

群鸟集:一群鸟儿聚集在一起。

野寺:荒废的庙宇,这里指寺庙。

一僧归:一个僧人回家了。

山静钟声近:山林间传来阵阵钟声。

林深月色微:树林深处,月光朦胧而昏暗。

前途烟树合,灯火映柴扉:前面的路上雾气蒙蒙,树木若隐若现,远处隐约可见灯火闪烁,照亮了柴门。

【赏析】

《晚过山馆》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策杖度西岭”,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西山上。诗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行走在西岭上,这既是对自身状态的描写,也是对所处环境的渲染。西岭的山势高峻,道路曲折,需要拄杖来支撑身体的平衡。这种行走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也增添了一种旅途的辛酸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无奈和接受。

第二句“诸峰明落晖”,则是对西山景色的描绘。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群峰之上,使得山峰显得更加壮观和美丽。这里的“诸峰”指的是西山上的众多山峰,而“明落晖”则形容夕阳的光芒透过云层,照亮了整个山峦。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西山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句“乱松群鸟集”,则是对山林景象的进一步描绘。乱松丛生,鸟儿们聚集在这里,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乱松”指的是杂乱无序的松树,而“群鸟集”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们在树上栖息的场景。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山林的生态多样性,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第四句“野寺一僧归”,则是对寺庙场景的描绘。荒废的寺庙中,一位僧人归来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而又坚定。这里的“野寺”指的是偏僻荒凉的寺庙,而“一僧归”则表明这位僧人正在返回自己的住所或修行之所。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第五句“山静钟声近”,则是对山林中的声音进行描述。山林间传来阵阵钟声,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这里的“山静”指的是山林寂静无声的状态,而“钟声近”则强调了钟声的临近和清晰可闻。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感,也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句“林深月色微”,则是对夜色中的山林景象进行描绘。树林深处,月亮的光辉变得柔和而朦胧,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这里的“林深”指的是树林深处的位置,而“月色微”则形容月亮的光辉微弱而含蓄。这种描绘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美景的欣赏和陶醉。

最后一句“前途烟树合,灯火映柴扉”,则是对远方景象的描绘。前方的道路上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树木若隐若现,远处的灯火摇曳生辉,照亮了柴门。这里的“前途烟树合”形象地描绘了路途中的迷茫与不确定,而“灯火映柴扉”则传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和对温暖环境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