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伏枕听潮声,不寝因怜月色清。
槎泛星河秋作客,剑横沧海夜谈兵。
初陈云鸟三军阵,已奠江山万里城。
夷窟分明消虎豹,东南依旧见承平。
诗句解析与译文:
- “海上夜征次解都阃”
- “海上”: 指的是海中,暗指诗人身处的海洋之上。
- “夜征次”: 夜间行军。
- “解都阃”: 解除军务或职务。
- 注释: 描述了夜晚在海上进行军事行动的场景。
- “雨馀伏枕听潮声”
- “雨馀”: 雨后。
- “伏枕”: 卧着枕头(形容身体疲倦)。
- “听潮声”: 倾听海浪的声音。
- 译文: 雨后的夜晚,诗人躺在床上聆听着海浪的声音。
- “不寝因怜月色清”
- “不寝”: 睡不着。
- “因”: 由于。
- “怜”: 怜惜。
- “月色清”: 月光明亮清晰。
- 注释: 因为欣赏明亮的月光而难以入睡。
- “槎泛星河秋作客”
- “槎”: 木筏。
- “泛星河”: 泛指渡过银河,引申为远行。
- “秋作客”: 秋天成为异乡人。
- 译文: 木筏在银河之间漂泊,秋天成为了异乡人。
- “剑横沧海夜谈兵”
- “剑横”: 剑横放,形容剑气逼人。
- “沧海”: 大海。
- “夜谈兵”: 深夜讨论战争策略。
- 译文: 剑气逼人地谈论着战争策略。
- “初陈云鸟三军阵”
- “初陈”: 最初陈述、布置。
- “云鸟”: 比喻军队如云般密集。
- “三军阵”: 古代军队分为三军,这里指军队的部署或战术。
- 译文: 最初陈述了密集如云鸟般的军事部署。
- “已奠江山万里城”
- “已奠”: 已经确立或完成。
- “江山”: 指国土和疆域。
- “万里城”: 指远方的城市或边疆要塞。
- 译文: 已经完成了万里之遥的城池建设。
- “夷窟分明消虎豹”
- “夷窟”: 指部落或民族。
- “分明”: 清晰可见。
- “消”: 消灭、除去。
- 译文: 清楚地消除了虎豹等凶猛动物的影响。
- “东南依旧见承平”
- “东南”: 指南方,这里指国家或地区。
- “依旧”: 仍旧,依然。
- “见承平”: 见到太平盛世。
- 译文: 南方地区仍然保持着和平安宁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上夜行时的情景,从听潮声到谈及战事,再到布置军事战略,最后表达对和平安宁的期待。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战争场景,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安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