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野水。一声长笛芦花里。明月江天。搔首西风懒待眠。
萍踪何处。片篷飞下沧浪去。子夜吴歌。万里征夫奈若何。

【赏析】

《减字木兰花·道中》是北宋词人王安石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一个在旅途中,明月高悬、江水苍茫的夜晚,作者孤身一人,听着长笛声,吹奏着芦花,看着西风,他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和无奈。他的心飘向了远方,而目的地却无人知晓。他想起了家乡的吴歌,想起了远方的妻子和孩子。他不禁问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应该怎么办?

此词上片写旅途所见。首句起拍,点明时间、地点与人物身份。“孤云”、“野水”二句,描写眼前之景,以动衬静,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明月”三句,由景入情,抒写了词人的愁思苦闷。这几句,从月夜写到江天,由近及远,由实转虚,由具体到抽象,将一片凄迷惆怅之情尽数包孕其中,可谓情景相生,浑然天成。下片写旅途所经之地。“萍踪”句,承上“沧浪”,总揽一切行踪。“子夜”句,写所听之声;“万里”句,状所经之路;“奈若何”三句,抒所感之情。“万里”句,直抒情怀。“子夜”句,写听到吴歌,更觉乡思之切。末二句,化用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意谓人生短暂,岁月易逝,不如及时自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