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荒城住,三春故国思。
不堪寒食雨,偏助旅人悲。
节至那无酒,囊空赖有诗。
天涯牢落甚,独坐对痴儿。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在荒城寒食节的所见所感,后四句抒写自己孤身漂泊天涯的悲凉之感。“寒食雨”三句为全诗的关键,是此诗的精华所在。“寒食雨”是寒食节下雨之意,而诗人却以反问的语气道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我怎能忍受这冷雨的侵袭?“偏助旅人悲”更是直接写出了诗人因孤独、飘泊而产生的凄苦心情。最后两句点出诗人的心境,“独坐对痴儿”中的“痴儿”指的就是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孤身漂泊天涯的凄凉与无奈。
【答案】
十月 —— 农历十月;荒城 —— 荒凉的边城(或荒僻之地);三春 —— 春季的三个月。寒食节 —— 即清明节前一天。故国 —— 故土。思 —— 思念。不堪 —— 不能经受。节至 —— 寒食节到来;那无酒 —— 没有酒;赖有 —— 幸亏有;囊空 —— 口袋中空空的;赖有诗 —— 幸好有诗作;天涯牢落 —— 天涯海角,漂泊不定,形容羁旅在外的惆怅之情;甚 —— 很。痴儿 —— 天真幼稚的孩子;独坐对痴儿 —— 我独自坐着面对着天真幼稚的孩子(或独自一人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赏析:
首联“十月荒城住,三春故国思”。意思是说,十月里在荒僻之城住着,春天的时候想起故乡来,这里表达出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寂寞。
颔联“不堪寒食雨,偏助旅人悲”。意思是说,不能忍受清明时节的细雨,偏偏助长了游子们的悲哀。这里表达出诗人在寒食节里,无法承受细雨的袭击,只能强忍着悲痛。
颈联“节至那无酒,囊空赖有诗”。意思是说,到了节令时没有酒喝,囊中空空的只能靠诗来自慰。这里表达出诗人在寒食节里,无法饮酒驱遣愁绪,只能借酒浇愁,但是囊中空空,连买酒的钱都没有,只好靠吟诗来解闷。
尾联“天涯牢落甚,独坐对痴儿”。意思是说,天涯沦落的我非常凄苦,只有独自坐在一边对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发呆。这里表达出诗人在天涯流浪,生活艰难,只能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发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