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隆中方释耒,君臣鱼水欲何如。
刘朝旧物期兴复,汉贼中原誓破除。
血食竟能延赤伏,忠贞不负托君储。
区区陈寿何为者,千载谁平入寇书。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三顾隆中方释耒”:刘备三次前往隆中,诸葛亮放下农具,与刘备讨论天下大事。这里的“耒”指农具,表示诸葛亮放弃耕作,专心辅佐刘备。
  2. “君臣鱼水欲何如”: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如同鱼儿水中一样亲密无间,他们的政治理想和目标高度一致。这里的“鱼水”比喻君臣关系亲密,如鱼与水般不可分割。
  3. “刘朝旧物期兴复”:诸葛亮在东汉末年担任过荆州牧,他希望复兴汉朝的旧业,恢复汉室的荣耀。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复兴的强烈愿望。
  4. “汉贼中原誓破除”:诸葛亮发誓要消灭曹操等奸臣,恢复中原。这里的“汉贼”指的是曹操等奸臣,而“中原”是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区。
  5. “血食竟能延赤伏”:“血食”是指祭祀用的牲畜血液,这里用来形容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能够延续下去。“赤伏”指的是邪恶势力或敌人,诸葛亮希望能够消灭这些邪恶势力,延续自己的智慧。
  6. “忠贞不负托君储”:诸葛亮忠诚于刘备的儿子刘禅,不辜负刘备对他的期望。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贞不渝。
  7. “区区陈寿何为者”:这句诗可能是对陈寿《三国志》的评价。陈寿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三国志》记载了很多历史事实,但也有一些争议。这里的“区区”表示微不足道,而“何为者”则是在问陈寿做了什么。
  8. “千载谁平入寇书”:这句话可能是在批评那些记录战争和入侵历史的书籍,因为这些书籍往往只关注胜利者和侵略者,而忽略了战争中的受害方。

通过对《读诸葛孔明传》的逐句解读,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通过这样的赏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