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胡沙过十秋,哀弦弹怨不弹羞。
诗书徒继中郎业,掩卷何颜看柏舟。

这首诗是蔡琰归汉图的一部分,全诗共有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远嫁胡沙过十秋,哀弦弹怨不弹羞。
  • “远嫁胡沙”:指的是远离家乡,嫁给了北方的胡人。这里的“沙”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形容胡人之地,二是比喻蔡琰的丈夫所在的地域。
  • “过十秋”:经过十个年头。这里用来形容时间之长。
  • “哀弦弹怨不弹羞”:指弹奏悲伤的曲子,但并不是为了表达羞愧之情。这里的“怨”和“羞”都是情感的表达,但是作者选择了弹奏悲伤的曲子来表达内心的痛苦,而不是选择弹奏羞愧的曲子。
  1. 诗书徒继中郎业,掩卷何颜看柏舟。
  • “诗书徒继中郎业”:意思是虽然有着良好的诗书才华,但是却无法继承父亲的职业。这里的“中郎”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名士蔡邕,他的儿子蔡琰(琰)因为战乱而远嫁匈奴。
  • “掩卷何颜看柏舟”:意思是看着书籍,却无心去欣赏其中的美文佳句,只能无奈地看着那些被折断的柏木船。这里借用了《诗经·小雅·伐木》中的诗句:“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愿言思伯,不能忘情。”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失落。

这首诗通过描绘蔡琰远嫁匈奴的经历,表达了她对故土、亲情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失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女子在战乱时期的生活困境和心理压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