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打交疏闭翠帷,三边正是裂肤时。
君王轸念敦煌卒,为作征袍妾不辞。
【注释】
⑴雪:指战乱。交疏:指战争。三边:即“三边郡”。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吐蕃攻掠河西、陇右,唐玄宗曾下诏命哥舒翰率军征讨。裂肤:指战事惨烈,血流成河。
⑵君王:这里指皇帝。轸念:忧虑挂念;惦记。敦煌:今甘肃敦煌县,当时隶属于河西节度使管辖。
⑶作:制作。征袍:出征时穿的战袍。妾:古时妇女的谦称。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以“征袍”为题,写一女子为丈夫缝制征衣之事,表现了妻子对丈夫从军作战的深深关切与思念之情。诗中虽无一字直接写思,而其意却跃然纸上。全诗四句,前两句是铺垫,后两句是高潮,中间用“正是”一词过渡,使全诗结构紧密,层次井然。
首句写战事。诗人在描写这一场景时,着意于营造一种气氛,渲染一种背景。“雪打交疏闭翠帷”一句,不仅点明时间是“雪”,而且突出战事频繁,连带的还有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翠帷”本指绣有翠鸟图案的帷帐,这里指妇女的卧室,说明战事已经影响到妇女的日常生活,她们不得不将闺房中的绣帐拆下来,用来御寒避寒。这一句看似平平叙来,实际上蕴含深意。
次句写战事的残酷。“三边正是裂肤时”一句,既写时间,又写地点(三边郡),还通过“裂肤”二字写出战事的残酷,从而衬托出“雪打交疏闭翠帷”所暗示的战争的频繁和激烈。
第三句是转折,由“三边正是裂肤时”引出“君王轸念敦煌卒”。这里的“君王”指的是皇帝,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皇帝比作关心百姓疾苦的君主,把皇帝的关怀之情表达得非常含蓄而委婉。
最后一句写妻子为丈夫缝制征衣。“为作征袍妾不辞”,这一句承上启下,既照应了前句中的“三边正是裂肤时”一句,又为后句的“君王轸念敦煌卒”作了必要的铺垫。因为妻子深知丈夫即将奔赴战场,为了丈夫能够穿上暖和的战袍,不惜夜以继日地为他缝制,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事情啊!然而,由于语言的限制,诗人并没有将妻子的心情完全表达出来,而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这首诗虽然只是短短的八句话,但却将一个女子在丈夫出征期间的生活描绘得细腻入微,充满了人情味。尤其是最后一句,既照应了前面的诗句,又为全诗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