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生离恨有馀,白云愁色满苍梧。
欲知此恨消难得,见尽扶桑水到枯。
注释:一生的离别之恨还有多余,白云愁色满苍梧。想要知道此恨何时才能消除,只见扶桑水枯涸。
赏析:这首诗是悼念亡妻而作。首句说妻子去世后,自己一直生活在悲痛之中,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第二句写妻子去世后,自己常常看到白云,但心中仍然充满了愁苦之情。第三句说,想要知道这种悲痛何时才能消除,就只能看扶桑水是否干涸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
一世生离恨有馀,白云愁色满苍梧。
欲知此恨消难得,见尽扶桑水到枯。
注释:一生的离别之恨还有多余,白云愁色满苍梧。想要知道此恨何时才能消除,只见扶桑水枯涸。
赏析:这首诗是悼念亡妻而作。首句说妻子去世后,自己一直生活在悲痛之中,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第二句写妻子去世后,自己常常看到白云,但心中仍然充满了愁苦之情。第三句说,想要知道这种悲痛何时才能消除,就只能看扶桑水是否干涸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细草东风满宫绿,春色薰人倦装束。 - 诗句翻译: "细嫩的草儿在春风中摇曳,满院都是春天的绿色,春色使人感到疲惫,懒得再打扮自己。" - 关键词注释: - 细草:形容春天草木生长得细软娇嫩。 - 东风:指春季温暖的南风。 - 满宫绿:整个宫殿都覆盖着绿色的草地。 - 春色:春天的气息或景色。 - 薰人:香气让人感觉疲倦、不适。 - 倦装束:形容人因为春色而感到身心俱疲
怨歌行 忆昔事君及笄年,随君问寝姑来前。 梳钗装饰妾未暇,蘋藻辛勤君亦怜。 贫贱为君豁怀抱,比翼连枝两情好。 梁鸿德耀总不如,自谓百年共偕老。 青蝇止棘君心移,能使坚白生磷缁。 妾心如月君不察,妾颜如玉君终疑。 吁嗟薄清似行路,对面相逢不回顾。 昨日恩爱今寇雠,人生莫如妇人苦。 译文: 回忆起当年侍奉君王时,我年纪轻轻,跟随君王一起睡觉。那时我忙于梳理头发和装饰妆容,而您也对我的辛劳表示了怜悯
玉阶怨 秋晚步玉阶,后宫已无暑。 卷帘看双星,含情独不语。 【注释】: “玉阶”:指宫殿中的石级。 怨:怨恨、悲愁。 “秋晚步玉阶”:秋日傍晚在玉砌的台阶上徘徊。 “后宫已无暑”:指宫女们已经没有了夏日的暑气。 “卷帘”:拉开窗帘。 “含情独不语”:有满腔的柔情而独自沉默不言。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全诗以“怨”字为线索,从“怨”字生发开去,层层递进,最后揭示出“怨”的根源在于宫廷的腐朽黑暗。
【注释】 放歌行:抒发自己志向的诗。 不与草木同:不被世人所理解、所认同。 胸中慷慨气吐虹:胸中的抱负如虹,豪气冲天。 经纶:治国之才。 糟粕:指无用之物。 黄金殿:指朝廷。 三挂天山弓:指三次被贬谪。 蹉跎岁月:虚度年华。 昨日少年今老翁:形容自己年过半百,仍为官而忙碌。 万事:一切事情。 世故:世间的人情世道。 浮云变苍狗:比喻世事无常,变化莫测。 逆旅:旅店。 走马红尘三十秋
少年行二首 其二 自谓英豪比信陵,手提三尺事横行。 沙场会有封侯日,跋扈将军未可轻。 注解与赏析: - 自谓英豪比信陵:自认为英姿雄健如同战国时期的信陵君(魏无忌),意指自己有如信陵君般的英雄气概。 - 手提三尺事横行:意味着手握权杖,行事果断,无所畏惧,横行霸道。 - 沙场会有封侯日:在战场上有机会获得功名,成为封侯拜将之人。 - 跋扈将军未可轻:虽然行为跋扈,但不可轻视
征夫词 征夫语征妇,为国使鸡林。 玉帛走万里,冰霜持寸心。 离别不足叹,岁月愁侵寻。 莫怨清路尘,莫赋白头吟。 春□分素手,秋风候归音。 不学秋胡子,戏掷桑中金。 注释: 1. 《征夫词》是一首表达对远征士兵的思念和鼓励他们的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表达了一种情感或景象。 2. “征夫”是指那些为了国家而出征的士兵,“征妇”则是他们的妻子。他们为国家而战,为国家而牺牲。 3. “为国使鸡林”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a. 芳树曲 - 注释: “芳树”指美丽的树木。“曲”可能暗示其形态或特性,如弯曲或曲折。 b. 芳树秉春茂 - 注释: 这里的“秉”可以理解为“持”或“拥有”,“春茂”则表示春天生长茂盛。 c. 柔柯压槛浓 - 注释: “柔柯”指的是柔软的枝条,“压槛”形容树枝垂挂的样子。整体描述一种繁茂的景象。 d. 叶无浮鸭绿 - 注释: “浮鸭绿”是一种颜色
上之回 上之回,甚盛举。 专内修,御外侮。 敷文德,振威武。 四海同,万物睹。 五星聚,百神祐。 乌孙稽首,单于拜舞。 月氏请降,西域纳土。 麟游郊,凤在圃。 朱草生,紫芝吐。 封疆越唐尧,神功迈夏禹。 持觞寿万年,永为臣民主。 译文: 这首诗是赞美盛世景象的诗歌。它描述了国家繁荣昌盛、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释】 少年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二首,这里指第二首。第一首为《长安古意》,今人有以“二首”指第一首之误。 明光宫:在长安城内,是汉代宫殿之一。直庐:直庐,指卫士宿值的官舍。 冠千夫:比喻气魄雄伟。 区区:形容见识小、本领小。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青年勇士报主精神的诗。诗人借写勇士的胆气,歌颂了他们的爱国精神。 开头两句:“朝侍明光夜直庐,少年胆气冠千夫。”意思是说,他早晨在明光宫值班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共五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烽火连幽并,匈奴屡入寇。 这句诗描述了边疆战火连绵不断的情景,暗示了国家的边境地区常常受到匈奴的侵犯。"幽并"是当时的一个边郡地名,这里的烽火连天,表明了战争的激烈。 抚剑出飞狐,君命所不受。 这里描绘了一位将军挥剑出鞘的形象,他不受君王的命令行事。"飞狐"是一种传说中能够预知吉凶的动物
以下是对《悼亡二十五首》的逐句解读: 1. 鸾镜佳人旧会稀,况逢寒食欲沾衣。 - 鸾镜佳人旧会稀:这里用“鸾镜”比喻妻子如鸾鸟般珍贵,而“佳人”则指贤惠的妻子。诗人回忆起与妻子曾经亲密的日子,但现在却变得稀少。 - 况逢寒食欲沾衣:这里的“寒食”指的是清明节期间的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禁火吃冷食,以纪念逝去的亲人。诗人此时感受到寒冷,不禁想要妻子的衣服来取暖。 2. 桃花落尽深红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悼亡诗》系列中的第二首。以下是逐句释义: 物在人亡无见期,冷猿秋雁不胜悲。 - “物在人亡”意味着事物仍然存在,但人却已经不在了。这是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 - “冷猿秋雁”指的是自然界中孤独的动物,它们常常被用来象征失去亲人的人。 - “不胜悲”表达了对这些动物深深的同情和悲哀。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未易衰。 - “天长地久”常用来比喻时间长久
【注释】 来是空言去绝踪:来时是空话,离去却无踪迹。来是空,去无踪。 百年已短更匆匆:人生百年时间很短,又匆匆流逝。 思量只合腾腾醉:想得太多应该好好地喝醉。只合,应当。 赢得相思旧恨空:只能换来了深深的相思和旧恨,而一切又都化为乌有。 【赏析】 作者用一气呵成的方式,抒发了因思念而痛苦万分的情怀。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写妻子去世后,诗人对妻子的感情更加深厚,但相见机会越来越少
注释:不仅仅是人间的夫妻,有多少美丽的女人变成了黄土。不知她们的灵魂和精神到哪里去了,眼睛所及之处令人心碎,又有谁能安慰我呢? 赏析:这是一首悼亡诗,抒发了作者对逝去妻子的深深哀思和无尽的思念之情。首句“不独人间夫与妻”表明作者并不是在哀伤普通的夫妻离异,而是更加深切地怀念那位特殊的女子。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其不幸遭遇的痛心疾首。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苍茫罗袖满尘埃,肯信愁肠日九回。 诗句中的“苍茫罗袖满尘埃”形容衣服上覆盖着灰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而“肯信愁肠日九回”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与思念,仿佛他的忧愁像日月般昼夜不停地旋转。 不见玉颜空死处,碧山明月照苍苔。 此句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缅怀,“不见玉颜空死处”意味着在那个曾经与他共度时光的地方,他再也见不到她的容颜
一寸相思一寸灰,红颜无奈落花催。 九原莫叹三光隔,可是英灵许再来。 注释: - 一寸相思:形容对某人的思念之情深厚。 - 一寸灰:形容思念之情如同灰尘一样微不足道。 - 红颜:这里指代美丽的女子。 - 无奈:表示无可奈何、无法改变的意思。 - 落花:指女子的美丽容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凋零。 - 三光:指日月星。 - 九原:古代指墓地所在的地方。 - 莫叹:不要叹息。 - 三光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