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却宫衣着草衣,云泉便与世相遗。
山中女伴浑无事,共说奸谀指鹿时。
毛女图为房参戎题四首 其四
脱却宫衣着草衣,云泉便与世相遗。
山中女伴浑无事,共说奸谀指鹿时。
诗句释义
- “脱却宫衣着草衣”:此句描述主人公从宫廷的繁复装束转变为简朴自然的衣着。象征性地表达一种逃离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 “云泉便与世相遗”:这里的“云泉”,可能隐喻着隐逸的生活或清高的品质。与世相遗意味着超脱尘世的纷扰和名利的追求。
- “山中女伴浑无事”:描绘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这里的“女伴”可能指的是山中的其他隐士或修行者。
- “共说奸谀指鹿”:这句反映了山中人对政治权谋的批判和不满。”奸谀”指的是阿谀奉承,”指鹿为马”则是古代的一个典故,用来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
翻译
- 原文:脱离宫廷的华丽服饰,换上自然的草裙,我将与这世界彻底告别。
- 译文:I’m wearing grass clothes that I forged with my own hands. I’m leaving the world behind.
- 注释:1. “脱却宫衣”:摆脱宫廷的奢华装扮。2. “草裙”:自然形成的草衣,可能是一种简单的布料或植物制成。3. “便与世相遗”:与世俗完全断绝联系。4. “山中”:此处代指隐居之地。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和决心。通过对比宫廷的繁华与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质世界的淡泊及对精神自由和自然美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在明代文人中较为常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逃避。
江源(约1489—1530)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以诗作闻名。他的诗歌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和时代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创作背景
江源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来反映社会现实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即远离权力斗争,寻找内心的平静。
主题分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和平和生活的赞美。通过描写隐居山林的场景,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寻求心灵宁静的理念。此外,诗歌也揭示了官场的污浊,以及文人对这种状况的不满和批评。
《毛女图为房参戎题四首·其四》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性、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