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窗听雨话巴山,又入潇湘水竹间。
满渚冥鸿谁得似,碧天飞去又飞还。

【注释】

芦洲聚雁图:画有芦洲上成群的雁。

巴山:山名,在今四川省境内。

潇湘水竹间:潇湘二水之间。

冥鸿:指大雁。

碧天:青天,即蓝天。

又飞还:指又飞回。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题《芦洲聚雁图》之作。诗人借景抒情,以写景寓哲理,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句“夜窗听雨话巴山”,描绘了一幅静夜听雨图。窗外淅沥的雨声,如万马奔腾,使人思绪万千,诗人不禁想到故乡四川的巴山。“又入潇湘水竹间”承接上句,由听雨转而思乡。潇湘,湖南一带,多竹,故以潇湘喻竹。诗人想回到那幽雅的竹丛中,与友人共话巴山夜雨。

颔联“满渚冥鸿谁得似”,是说诗人看到满洲的芦苇丛中,大雁排成队飞行,就像一群自由自在的精灵,诗人不禁想到自己像大雁一样远离家乡,漂泊在外,何时才能得到像这些大雁一样的归宿呢?尾联“碧天飞去又飞还”则是诗人对这种无奈之情的一种超脱和解脱。大雁在空中飞翔,有时高升九天,有时低入云霄,它们始终在天空中盘旋飞翔,从不停止。诗人借用这一意象,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即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或困难,都要像大雁一样勇敢地面对,坚持到底。

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晚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