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政老人隐者流,清溪绕屋似愚沟。
自编蒲叶作素简,时泻松花洗玉舟。
仲连未遽蹈东海,孺子还复栖南州。
别来清事想不废,诗成应画李营丘。

诗句释义及注释:

野政老人隐者流,清溪绕屋似愚沟。

  • “野政”: 指隐居的生活或状态。
  • “老人”: 表明诗人自比为老者,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 “隐者流”: 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清溪绕屋”: 描述了住所周围环境的宁静与清新。
  • “似愚沟”: “愚沟”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这种生活方式如同生活在一个简单、朴素的环境中。

自编蒲叶作素简,时泻松花洗玉舟。

  • “自编蒲叶”: 诗人用蒲叶编织成简,可能是用作书写的用具。
  • “时泻松花”: “松花”可能是指松树的花粉或松香,用来清洗玉舟,形容其珍贵与纯净。
  • “洗玉舟”: 使用珍贵的物质(如松花)来清洗玉制物品,显示出对生活的极致追求和珍惜。

仲连未遽蹈东海,孺子还复栖南州。

  • “仲连”: 这里代指志向高远的人,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张良(字子房)。
  • “未遽蹈东海”: 意味着这个人并没有立即追随大业而去(如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而是选择留下。
  • “孺子”: 指年轻一代,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其弟子。
  • “南州”: 南方的地方,泛指中国。
  • “栖南州”: 表示尽管有所追求,但仍留在故乡或南方地区。

别来清事想不废,诗成应画李营丘。

  • “清事”: 这里的“清事”可能指的是诗人所从事的清静、高雅的事业。
  • “想不废”: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做事业的重视和坚持,即使远离家乡也不放弃。
  • “诗成应画李营丘”: “李营丘”很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李思训,他以画山水著称,这里的“诗”和“画”相互呼应,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后人传颂,就像李思训的作品一样。

译文:

在隐居生活中,我像愚人般地围绕清溪搭建屋子。我用蒲叶编制简单的工具,不时用松花清洗珍贵的玉舟。虽然张良没有立即追随大业赴东海,但年轻一代仍然在家乡安居。虽然我离开已久,但我所做的事情从未停止过。当诗歌完成时,我希望它能够得到李思训的画作般的赞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物志向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野政”与“愚沟”,强调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淡泊与宁静;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坚守理想的决心和对传统道德的坚持。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