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霞帔七星冠,洞府朝元礼数宽。
一榻白云香篆袅,半窗灵籁竹声寒。
瑶坛鹤占千年树,金鼎龙蟠九转丹。
物外红尘浑不到,碧桃花老任春残。
印湛然炼师道院
五铢霞帔七星冠,洞府朝元礼数宽。
注释:霞帔是古代女子的服饰,这里形容炼师的衣服色彩如霞光。七星冠是道士的帽子,象征道教。洞府是道观,朝元是道教的术语,指的是修行者通过修炼到达与宇宙万物同为一体的境界。礼数宽松,意味着道教修行中对世俗礼节的要求不高。
一榻白云香篆袅,半窗灵籁竹声寒。
注释:一榻是一张床,云是飘渺的象征。香篆是烧香时的篆文,袅是香气向上升起的样子。灵籁是自然的声音,竹子的声音冷清。
瑶坛鹤占千年树,金鼎龙蟠九转丹。
注释:瑶坛是道士打坐修炼的地方,鹤占千年树,指仙人在树上修炼了千年。金鼎是道士炼丹的地方,龙蟠九转丹,指道士用九转法炼成的仙丹。
物外红尘浑不到,碧桃花老任春残。
注释:物外是道教用语,指的是超脱世俗之外的境界。红尘是世俗的世界,浑不到是指完全脱离世俗。碧桃是一种美丽的花,老则表示它已经开花结果,而春残则表示春天即将结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道教修炼者的日常生活场景。诗中充满了道教的元素和意境,如五铢霞帔、七星冠、香篆、灵籁、金鼎、龙蟠丹等,都体现了道教的神秘和超凡脱俗。同时,诗中的景物也富有诗意和美感,如白云、竹林、鹤巢、花林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美好的仙境之中。整首诗既表现了道教修行的艰辛和孤独,又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