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沴初消瑞日升,田夫于耜拟东兴。
山头破暖青犹在,柳眼窥春绿未曾。
双艇远依收钓火,一帘深映读书灯。
人间妙手嗟谁及,调燮终归宰辅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雪晴》。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以及相关的翻译:

  1. 雪晴 - 这是诗歌的题目,描述了在雪后初晴的景象。

  2. 阴沴初消瑞日升 - 阴云消散,晴朗的天空中出现了太阳。这里的“陰沴”指的是阴暗、不明朗的天气,“消”是消失的意思。

  3. 田夫于耜拟东兴 - 农人拿着犁(于耜),准备在春天耕种。”拟东兴”可能是指农人想象春天即将到来,他们准备开始耕作。

  4. 山头破暖青犹在 - 山峰因为阳光照射而变得温暖,但是山顶的绿色植被依然存在。”破暖”意味着阳光穿透了冰雪,让山顶上的植物重新焕发生机。

  5. 柳眼窥春绿未曾 - 柳树的嫩芽似乎在偷偷窥探春天的到来,但还未完全展现出绿色。”窥春绿”描绘了柳树的新芽虽然已经长出,却还未能完全显现出春天的特征。

  6. 双艇远依收钓火 - 有两个船夫划着小船远离岸边,他们在收网捕鱼(钓鱼)。”收钓火”可能是形容他们收起鱼网,准备休息的样子。

  7. 一帘深映读书灯 - 一帘子深处有一盏读书用的灯在照明。”深映”表示这盏灯的光芒深入室内,照亮了读书的地方。

  8. 人间妙手嗟谁及 - 世间有谁能比得上这样的巧手?这里的“妙手”指代能够创造出美好景象的人。”嗟谁及”表达了一种赞叹和羡慕之情。

  9. 调燮终归宰辅能 - 最后一句是说,调和阴阳的本领最终能够成为宰相那样的贤能人物。”调燮”在这里可能是指治理国家或调整气候的能力,”宰辅”则是古代中国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后初晴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诗人通过对农事活动的描绘,反映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那些擅长调和自然之力、治理国家的人才的钦佩。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抒情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