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密还疏乱更纤,袭人寒气十分严。
可能端木皆成粟,未必杨花却似盐。
冷咽铜龙沈晓漏,声酣铁马战风檐。
晓来忽报红轮上,仙掌依稀露指尖。

这首诗是苏轼的《咏雪和苏长公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并加上注释:

已密还疏乱更纤,袭人寒气十分严。
【注释】:已经密集,却变得稀疏,更加细碎;寒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十分刺骨。

可能端木皆成粟,未必杨花却似盐。
【注释】:可能连树木上的霜都变成小颗粒了,未必只有杨花才能像食盐一样洁白。

冷咽铜龙沈晓漏,声酣铁马战风檐。
【注释】:冰冷的水声仿佛在吞吐着铜制的龙形水漏,声音在晨钟暮鼓中回荡,如同战场上战马奔腾的嘶鸣。

晓来忽报红轮上,仙掌依稀露指尖。
【注释】:早晨突然传来消息说太阳从东方升起,就像仙人的手掌,指缝间的阳光透出一丝光亮。

赏析:
这首咏雪和苏长公韵的诗,描绘了一幅寒冬中的雪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雪花、寒气、铜龙、铁马等元素融入画面,形成了一种静谧而生动的场景。同时,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雪花与杨花的不同特质,以及铜龙与铁马的激烈战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态感和层次感。最后,通过“红轮上”和“仙掌”的比喻,将太阳升起的景象与仙人的手掌相联系,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