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节悲歌缺唾壶,风花飞坠鸟鸣呼。
纵令奔月成仙去,为问嫦娥更有无。

击节悲歌缺唾壶,风花飞坠鸟鸣呼。

纵令奔月成仙去,为问嫦娥更有无。

注释与赏析

一、诗句注释

  1. 击节悲歌:形容悲伤到极点时的情绪,用击打节拍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悲痛和哀伤。
  2. 缺唾壶:比喻悲伤到连日常用品——唾壶(古代的一种容器)都缺失了,形容极度的哀痛。
  3. 风花飞坠鸟鸣呼:风花随风飘落,鸟儿在哀鸣。这里的“飞坠”描绘了花瓣和叶子随风落下的景象,而“鸣呼”则传达了鸟儿的悲啼。
  4. 纵令奔月成仙去:即使能够像嫦娥一样奔月成仙也无所谓。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追求永恒的愿望。
  5. 为问嫦娥更有无:向嫦娥询问是否还能再见到我。这里的“嫦娥”指的是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常用以象征美好与永恒。

二、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色彩,展现了诗人在失去亲人或朋友时的悲痛心情。首句“击节悲歌缺唾壶”立即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悲伤和哀怨的场景中,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失去了重要的人),以至于连日常生活的小物件如唾壶都无法拥有,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第二句“风花飞坠鸟鸣呼”,进一步丰富了这种悲戚的氛围,风花的凋零和鸟儿的悲鸣共同构建了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画面,使人感受到诗人对逝去生命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愁。

第三、四句“纵令奔月成仙去,为问嫦娥更有无”,表现了诗人对生死的超脱态度以及对美好记忆的留恋。虽然诗人希望达到一个永恒的境界,但内心深处仍然牵挂着那些已经离开的生命,这种复杂的心情被深刻地表达了出来。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悲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简洁而深情的文字,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使之成为一首感人至深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