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深宫厌日长,闲来小辇过莲塘。
沿堤钗股多芳荇,夹道丝条总绿杨。
步底流泉分地脉,树头飞翠滴岚光。
移将太液池边景,散作旃檀国里香。
共爱精神兼色相,还怜红白间青黄。
应疑根自三峰徙,果见花开十丈强。
天马有蹄争出浴,神鱼无饵不须藏。
旋收紫的供茶碗,自卷青筒当酒觞。
赤日行天纨扇急,清风入席苎衣凉。
蜻蜓对立来还去,属玉双飞集又翔。
小竖敲针权作钓,奚奴横木代为梁。
人缘避暑趋亭上,客为寻诗坐水傍。
勘破乾坤俱是乐,真成物我两相忘。
濂溪老子无边趣,太乙真人一叶航。
自足娱心歌窈窕,何须濯足赋沧浪。
新诗辏出应难和,烂醉扶归也不妨。
须信西方真佛境,更于何处觅仙乡。
非才自愧非韩孟,七步谁能敌我王。
以下是对这首诗《莲塘与强景明伴读联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睡起深宫厌日长,闲来小辇过莲塘。”:醒来后厌倦了漫长的白天,闲暇时乘坐小辇经过荷花池。
- “沿堤钗股多芳荇,夹道丝条总绿杨。”:沿着堤岸,看到岸边长满了芳草和荇菜,夹杂着绿色的杨柳。
- “步底流泉分地脉,树头飞翠滴岚光。”:在行走中,泉水从地下涌出,形成了清晰的地脉,树梢上有翠绿的树叶洒下光芒。
- “移将太液池边景,散作旃檀国里香。”:将太液池边的景色移到其他地方,散发出旃檀国的香气。
- “共爱精神兼色相,还怜红白间青黄。”:共同喜爱精神和色彩的结合,也怜悯红色和白色之间的绿色。
- “应疑根自三峰徙,果见花开十丈强。”:应该怀疑这些莲花是从三座山峰移来的,果然看到了盛开到十分茂盛的花朵。
- “天马有蹄争出浴,神鱼无饵不须藏。”:天马有脚竞相离开池塘游泳,神鱼没有饵料也不会隐藏。
- “旋收紫的供茶碗,自卷青筒当酒觞。”:随即收回紫色的茶杯供人饮用,自己卷起青竹筒作为酒杯。
- “赤日行天纨扇急,清风入席苎衣凉。”:太阳高悬天空,使纨扇紧急使用;清凉的风进入席子上的衣服,使人感到舒适。
- “蜻蜓对立来还去,属玉双飞集又翔。”:蜻蜓对立而来又离去,属玉双飞又聚集飞翔。
- “小竖敲针权作钓,奚奴横木代为梁。”:小仆人敲着针权当钓鱼竿,奚奴用横放着的木头代替横梁。
- “人缘避暑趋亭上,客为寻诗坐水傍。”: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前往亭子避暑,而客人则坐在水边寻找诗歌。
- “勘破乾坤俱是乐,真成物我两相忘。”:彻底看破了天地间的一切都是欢乐,真正达到了物我合一、两相忘的境界。
- “濂溪老子无边趣,太乙真人一叶航。”:濂溪老祖拥有无尽的乐趣,太乙真人就像一片叶子航行。
- “自足娱心歌窈窕,何须濯足赋沧浪。”:自己足够娱乐自己的心意,唱歌吟唱,不必在沧浪河中洗脚。
- “新诗凑出应难和,烂醉扶归也不妨。”:新的诗歌创作出来很难配合,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也无妨。
- “须信西方真佛境,更于何处觅仙乡。”:深信西方有真正的佛境,在别处找不到仙人居住的地方。
- “非才自愧非韩孟,七步谁能敌我王。”:如果不是才华出众,就惭愧不如韩愈、孟郊;即使七步成诗,也无人能够比得上我王。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荷花池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活动,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通过对荷花、柳树、流水等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面,同时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暖。诗人以荷花池为中心,通过描写荷花、柳树、泉水等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诗中的“天马有蹄争出浴,神鱼无饵不须藏”等句子形象生动,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生动形象,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描述,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荷花池及其周围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友谊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中所蕴含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