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晚出袅吟鞭,税驾骊山一怅然。
烽火台空人已去,莲花汤暖水犹膻。
山猿窥果来林外,野鹿衔花出苑前。
樵子云中薪古木,耕夫雨后拾遗钿。
前朝社稷胡雏坏,上古阴符老母传。
嬴墓已飞三月火,汉陵犹锁四时烟。
落霞疑似张绯幕,流水还如奏管弦。
斗宝谩劳谈往事,坑儒徒自忆当年。
朱楼紫殿空遗趾,汉碣唐碑蚀旧镌。
夜月行营人寂寂,春风辇路草芊芊。
荒祠燕雀寒山下,高冢牛羊夕照边。
眼底兴亡存鉴戒,何须搔首问苍天。

骊山怀古与汤以修纪善联句

长安晚出袅吟鞭,税驾骊山一怅然。
烽火台空人已去,莲花汤暖水犹膻。
山猿窥果来林外,野鹿衔花出苑前。
樵子云中薪古木,耕夫雨后拾遗钿。

注释:

  • 1. 长安晚出袅吟鞭:长安在唐代时是都城,这里的”长安”是指唐朝的首都。晚出指的是傍晚离开。袅吟鞭是形容行人们挥舞着马鞭,悠闲地行走。
  • 2. 烽火台空人已去:烽火台在古代是一种用于警报的军事设施,这里说它已经空无一人,意味着战争或动乱已经平息。
  • 3. 莲花汤暖水犹膻:莲花汤是一种温泉,据说可以治病健身。这里说水温仍然温热,但水中有异味,暗示温泉可能被人为污染或管理不当。
  • 4. 山猿窥果来林外:山猿是生活在山上的猴子,它们喜欢攀爬和寻找食物。这里的”窥果”可能是指偷吃果实的行为。而”来林外”则表示这种行为被发现了。
  • 5. 樵子云中薪古木:樵夫是指采集木材的人,云中可能是他们暂时休息的地方。这里的”薪古木”可能是指用古老树木制作的工具或燃料。
  • 6. 耕夫雨后拾遗钿:耕夫是指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拾遗钿是指捡拾遗失的金银首饰。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农民在雨后劳作的场景,同时捡拾到一些遗失的物品。
  • 7. 朱楼紫殿空遗趾:朱楼和紫殿都是皇家建筑,它们的”空遗趾”意味着这些建筑现在已经无人居住,只剩下了遗迹。
  • 8. 汉碣唐碑蚀旧镌:汉碣和唐碑都是刻有文字的石碑,它们的”蚀旧镌”意味着这些碑文已经被侵蚀和磨损,无法辨认。
  • 9. 夜月行营人寂寂:夜晚的营帐内没有灯火,显得格外寂静。
  • 10. 春风辇路草芊芊:春风拂过的道路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草。这里的”辇路”可能是指皇帝出行时的路线,”芊芊”则是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
  • 11. 荒祠燕雀寒山下:荒废的祠堂位于冷清的山脚下,这里的景象显得荒凉而又凄清。
  • 12. 高冢牛羊夕照边:高耸的坟墓旁是牛羊在夕阳下觅食的情景,这个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画面。
  • 13. 眼底兴亡存鉴戒:眼前的兴衰变化就像一面镜子,提醒我们要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 14. 何须搔首问苍天:这个问题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因为如果苍天能够回答的话,就没有必要自己动手去搔头询问。这里的”搔首问苍天”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自嘲,表达了对无法改变事情的无奈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骊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变迁。从烽火台的无人到莲花汤的恶臭,再到山林中的动物行为,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历史遗迹的现状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诗中还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繁华与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最后两句更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暗示了对命运无法把握的无力感,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无需过度依赖他人,而是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未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