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帝王世,人文日以宣。
间尝读其书,抚卷思茫然。
三王莫之尚,五帝不可前。
征伐与禅让,仁义岂偏全。
光明烛幽远,心法垂简编。
群生乐熙皞,九州无倒悬。
帝王日以远,明哲徒拳拳。
恭惟我皇祖,绳武三千年。

诗句释义

1 吾闻帝王世,人文日以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帝王时代人文兴盛的感慨。”吾闻”指的是作者听闻或得知,”帝王世”指代的是历史上的帝王时期,”人文日以宣”则意味着在这个时期,人文知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弘扬。

  1. 间尝读其书,抚卷思茫然:作者在阅读历史书籍时感到迷茫和困惑。”间尝”意为偶尔、有时,”读其书”是指阅读历史书籍,”抚卷思茫然”描绘了阅读时的心境,即面对丰富的历史知识感到迷惑不解。
  2. 三王莫之尚,五帝不可前: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三王”通常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帝王,而”五帝”则包括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位古代帝王。”莫之尚”表示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不可前”则强调这些杰出人物的历史地位无法超越。
  3. 征伐与禅让,仁义岂偏全:这句话探讨了历史上的征伐和禅让制度,并质疑它们是否真正体现了仁义之道。”征伐”是指在战争中的征战,”禅让”则是指古代某些部落首领通过自愿放弃王位的方式将权力传给下一代。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对这两种政治手段的质疑,认为它们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仁义的理想。
  4. 光明烛幽远,心法垂简编:这句话赞美了那些能够照亮人们心灵深处的智慧和思想。”光明烛幽远”比喻这些智慧如同光明一般照彻幽深,”心法”指的是内心的法则或智慧,而”垂简编”则形容这些智慧被记录下来,成为经典。
  5. 群生乐熙皞,九州无倒悬:这句话表达了人民生活的和谐美好和社会安定的景象。”群生”泛指人民大众,”乐熙皞”形容生活安乐,没有困苦,”九州无倒悬”则意味着国家的领土完整,没有分裂的危险。
  6. 帝王日以远,明哲徒拳拳: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中帝王逐渐远离权力中心的看法和感慨。”帝王日以远”暗示着帝王的统治越来越遥远,不再直接掌握国家的命运,”明哲”指明智之人,而”徒拳拳”则表示这些人虽然有抱负但往往难以实现。
  7. 恭惟我皇祖,绳武三千年:这句话是对作者祖先的颂扬。”恭惟”是恭敬地思考的意思,”皇祖”是对祖先的尊称,”绳武”指的是维护和发扬武功,”三千年”则强调这种传承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

译文

我听说帝王的时代,人文知识日益兴盛。
我曾偶尔翻阅史书,内心感到无比迷茫和困惑。
三王无人能比肩,五帝也难以超越。
征伐和禅让,仁义岂能全都做到?
智慧之光普照四方,心中的法则流传千古。
百姓生活安乐幸福,国家疆域完整无缺。
帝王权力日益淡出,明智之人只能心存感激。
我恭敬地怀念先祖,他坚持武德长达三千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描述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使诗歌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正义、仁爱的追求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既展现了历史的辉煌,又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