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晨忽不乐,抚膺多可伤。
披书感前事,令我涕沾裳。
凤鸾止荆棘,䲭鸮据梧冈。
驺虞不饱肉,豺狼厌肥羊。
人龙困田野,人猫登庙堂。
倒颠有如此,天下安所望。
吁嗟汉唐宋,参会何纷攘。
载读虞书篇,千古心遑遑。

【解析】

“兹晨忽不乐,抚膺多可伤。披书感前事,令我涕沾裳。”这两句是说:今日清晨突然觉得不快乐起来,心中感慨万分。翻开旧书,看到那些前贤的言行,更是悲从中来,泪流满面。“凤鸾”句:“凤鸾”指凤凰和鸾鸟。这里比喻贤人。“荆棘”句:荆棘丛生,比喻小人当道。“䲭鸮”:鸮的一种,也称作鸱鸮。这里用它来比喻奸佞小人。“驺虞”:即驺虞,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驱除猛兽,这里借以比喻有才能的人。“豺狼”句:豺狼,喻邪恶残暴之人。“天下安所望?”意为天下将何去何从?“吁嗟”句:“吁嗟”为叹息之声,此处用以表达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汉唐宋”,指汉、唐、宋三代,这里指代历史上有作为的君王。“参会”:《尚书》篇名,相传为周武王与孔子讨论治国之事的对话记录。“纷攘”:杂乱无章。“载读虞书篇”:载读《尚书》篇。“虞书”指《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尚书》中记载了许多远古帝王的政绩,如尧舜禹等。“千古心遑遑”,意思是千年来,我的心始终不能平静,惶恐不安。“遑遑”: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

【答案】

译文

清晨我忽然感到不高兴,抚摸胸口内心充满了忧愁。翻开书籍看到前朝的事迹,让我不禁悲伤得流泪满襟。凤凰和鸾鸟停在荆棘之间,鸱鸮却占据着梧桐树的顶端。贤才得不到重用的滋味不好受,豺狼又吃肥羊。人们如同龙困在田野之中,又如同猫爬上庙堂之上。颠倒错乱的局面竟然如此,天下还能指望谁呢?唉!汉朝、唐朝、宋朝的君王,他们的政治都混乱不堪。我读了《尚书》,知道千年来,我的心始终不能平静,惶惑不安。赏析

全诗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往昔英明君主的怀念之情。首联写诗人因政治黑暗而心情忧郁;颔联写诗人翻阅历史典籍,感叹往事;颈联写贤臣被奸人排挤,贤士得不到重用;尾联写诗人对国家政治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