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有家者,知人实为艰。
知人竟何为,乃在用舍间。
宵人不可用,用则秽清班。
君子不可舍,舍则槁空山。
子瑕据津要,伯玉甘退闲。
孰知贤不肖,治乱诚所关。
凤凰览德辉,一去不肯还。
豺狼卧当道,令我涕潺湲。
感寓
有国有家者,知人实为艰。
知人竟何为,乃在用舍间。
宵人不可用,用则秽清班。
君子不可舍,舍则槁空山。
子瑕据津要,伯玉甘退闲。
孰知贤不肖,治乱诚所关。
凤凰览德辉,一去不肯还。
豺狼卧当道,令我涕潺湲。
【注释】
①“有国”两句:意思是说国家治理得好,需要知道人才;国家治理得不好,更需要知道人才。
②“宵人”两句:这里以宵小小人和良臣作对比,表明国家用人不当,就会使国家混乱。宵小小人是指奸佞小人,他们不能为国家出力,反而败坏了国家的纲纪,所以国家不用宵小小人。良臣是正直的大臣,他们是国家栋梁,是国家的希望。
③“子瑕”两句:意思是说国家没有用好良臣,国家就危险;国家有了好良臣,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④“凤凰”两句:比喻贤明的君主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并改正,而奸佞的君主则看不到自己的过错并加以掩饰。
⑤“豺狼”两句:比喻国家政治腐败,奸佞小人掌权,人民遭受苦难,而良臣则被排挤、迫害。
⑥“孰”字:谁。⑦“治乱”两句:意思是说国家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会繁荣昌盛;反之则会导致国家衰败。
⑧“凤凰”两句:比喻贤君明政,其德行光辉照耀四方,而昏君庸主则不会珍惜贤才。
⑨“豺狼”两句:比喻昏君庸主,他们只会陷害忠良,使国家陷于混乱之中。
⑩“涕潺湲”三句:意思是说奸臣当道,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赏析】
此诗借咏史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人才流失的忧虑与不满。全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治国安邦的深刻思考。
诗人开篇即指出国家治理得好,需要知道人才;国家治理得不好,更需要知道人才。这两句话揭示了国家能否治理好的关键所在——人才。接着,诗人以宵小小人和良臣作对比,表明国家用人不当,就会使国家混乱。良臣是正直的大臣,他们是国家栋梁,是国家的希望。因此,诗人呼吁统治者要善于发现和使用贤能之士。
诗人描述了子瑕和伯玉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子瑕占据着关键的位置,但他却甘愿退居次要地位;伯玉虽然退隐,但却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诗人以此讽刺那些只追求权力地位、不愿意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的赞赏之情。
诗人通过对凤凰和豺狼的象征性描述,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状况的担忧。他担心国家会出现昏君庸主,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因此,他呼吁统治者要警惕这些危害国家的因素。
在最后四句中,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认为如果奸臣当道,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状态;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够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因此,他号召统治者要珍视人才、善用贤能之士。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描写和对政治现状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人才使用以及政治改革的深切关注。它既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心,也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