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正气,英灵钟正人。
大义薄云汉,至诚通鬼神。
探穴蹈虎尾,沉渊批龙鳞。
碎首讵知惜,引裾宁畏嗔。
龙逢既以死,比干甘杀身。
史鱼以尸谏,直心终见伸。
诸公不可作,精神乃星辰。
回首媚灶徒,謟骨成埃尘。

【注释】

  1. 感寓:感怀寄托。
  2. 正气:指正直的风骨,这里指正义的力量。
  3. 英灵:英雄的气概。
  4. 钟:聚集。
  5. 云汉:银河。
  6. 至诚:极端真诚。
  7. 探穴蹈虎尾:意在比喻不畏艰险,勇于进取。
  8. 沉渊批龙鳞:意在比喻不畏艰险,勇于进取。
  9. 碎首:不惜以生命殉国。
  10. 引裾:指直率地指责、批评。
  11.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忠谏纣王,被纣王杀死。
  12. 史鱼:商末年大夫,因直谏而被商纣杀害。
  13. 诸公:指当时的大臣。
  14. 媚灶徒:指谄媚权贵的人。
  15. 謟(yín)骨:形容人的骨头像灰尘一样被踩成粉末,这里比喻权贵的威势。
    【赏析】
    此诗是一首托古讽时的作品。借歌颂那些忠贞不渝、为正义事业献身的人,来表达自己对黑暗腐败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全诗通过歌颂历史上一些忠臣贤士的事迹,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怀和坚定信念。
    “天地有正气,英灵钟正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气,这种正气总是集中在那些忠诚正直的人身上。这里的正气,可以理解为正义的力量,也可以理解为美好的品质。诗人通过对正气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正义的追求和向往。
    “大义薄云汉,至诚通鬼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具有伟大的道义,可以凌驾于云霄之上;人们怀着至诚之心,可以达到与鬼神相通的境地。这里的大义和至诚,都是指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这些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道德和精神的追求。
    “探穴蹈虎尾,沉渊批龙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人敢于深入洞穴,踏着老虎尾巴而不怕危险;有人敢于潜入深渊,批击着蛟龙的皮毛而毫不畏惧。这里的探穴和沉渊,都指深入困境的行动;蹈虎尾和批龙鳞,都是指勇往直前的冒险行为。诗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碎首讵知惜,引裾宁畏嗔。”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头颅破碎也不会觉得可惜,即使直率地指责也不会害怕责骂。这里的碎首和引裾,都指直言不讳的行为;讵知和宁畏,都是指不必在意的态度。诗人通过对这种行为和态度的描述,表达了自己敢于直言、不畏权威的决心。
    最后两句诗:“龙逢既以死,比干甘杀身。史鱼以尸谏,直心终见伸。”意思是说,龙逢虽然死去了,但是比干却甘愿为了忠诚而死。史鱼因为直率地批评国君而被处死,但他的直率最终得到了伸张。这里通过龙逢、比干和史鱼的事迹,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勇敢和正直的赞美和追求。
    这首诗的结尾部分,诗人用“诸公不可作,精神乃星辰”这样的词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权贵们的批判和否定。他认为这些人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精神力量,他们只是一群只会玩弄权术、谋取私利的小人而已。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