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在天地,生生无暂息。
洪纤与高下,一一含太极。
鳞羽自飞潜,肖翘亦形色。
神功不可名,妙用谁能识。
忆昔弄丸翁,幽居悟天则。
微探极性情,至理穷因革。
我尝读其书,茫然无所得。
学海信汪洋,区区惭蠡测。
静思兴太息,居然竭心力。
安得起其人,为我祛郁抑。
这首诗的译文是:
感寓诗
天地万物,生生不歇。
大到洪纤,小到高低,都包含着太极之理。
飞鸟走兽,各有形态,各有神功,妙用无穷。
当年我读《易经》,领悟天则,深感神奇。
微探至情至理,至理穷因革。
我读其书,茫然无所得。
学海浩瀚,区区渺小之人,怎能测知?
静思往事,不禁长叹,居然竭尽心力。
安得起其人,为我解除郁抑。
注释:
- 万物在天地:指自然界中的万物。
- 生生无暂息:指万物生长和变化永无止境。
- 洪纤与高下,一一含太极:指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就像太极一样包含天地万物。
- 鳞羽自飞潜:指各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飞行和潜水方式。
- 肖翘亦形色:指各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外貌特征。
- 神功不可名:指这些自然现象具有无法形容的强大能力。
- 妙用谁能识:指我们人类难以理解这些自然现象的真实作用。
- 忆昔弄丸翁:指古代善于观察自然的智者。
- 幽居悟天则:指他们在深山隐居时领悟了自然的法则。
- 微探极性情:指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特性。
- 至理穷因革:指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可以了解到事物的发展和变革。
- 我尝读其书:指我曾经阅读过这些著作。
- 茫然无所得:指我阅读后感到迷茫,没有获得任何启示或知识。
- 学海浩瀚:指知识的海洋非常广阔,我们只是沧海一粟。
- 区区惭蠡测:指我对自己所知甚少感到惭愧,认为自己像一只小小的瓢虫只能看到大海的一部分水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复杂,以及人类在探索自然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渴望,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