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势槎牙,相依独幽筱。
空山岁月深,苦历风霜饱。
幽筱欲成林,老木自合抱。
托根既得所,愿言永相保。

枯木竹石画

老木势槎牙,相依独幽筱。

空山岁月深,苦历风霜饱。

幽筱欲成林,老木自合抱。

托根既得所,愿言永相保。

注释:

  1. 老木势槎牙:形容老树的树干弯曲不平,像是槎牙的形状。
  2. 相依独幽筱:指老树与其他树木相依偎,独自生长在一片幽静的小竹林中。
  3. 空山岁月深:表示这片山林空旷而历史悠久,岁月悠长。
  4. 苦历风霜饱:形容老树经历了风吹雨打,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变得更加坚韧。
  5. 幽筱欲成林:指小竹子想要形成树林,象征着生命的成长和自然的循环。
  6. 老木自合抱:形容老树木的树干粗壮,可以拥抱自己。
  7. 托根既得所:指老树的根部找到了合适的土壤,得到了安息。
  8. 愿言永相保:表示希望这种和谐的共存状态能够持久下去,得到永远的保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观。诗中以“老木势槎牙”开篇,用简洁有力的笔法勾勒出老树的形态,展现了其历经沧桑的外貌。紧接着,诗人通过“相依独幽筱”表达了老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强调了自然中相互依存的关系。

接下来的诗句“空山岁月深,苦历风霜饱”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意境,表达了时间对大自然的影响以及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诗人通过对“空山”和“风霜”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孤独但坚韧的感觉,使得整幅画面更富有情感色彩。

在“幽筱欲成林,老木自合抱”中,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小竹子的成长与老树的成熟相提并论,体现了自然界中的生生不息。最后两句“托根既得所,愿言永相保”,更是将这种和谐共生的主题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力量和美的永恒。通过对老树与小竹子的刻画,诗人传递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