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剪水光玲珑,乱飘瑞叶惊酸风。
乾坤茫茫眩银海,万里山河无路通。
水晶帘幕寒威重,大地浑无一尘动。
南枝翠羽啼早春,数声唤醒梨云梦。
晓来东阁呼僮奴,净扫冰花烹竹炉。
自怜学士有清趣,不比豪家太尉粗。
我皇圣德充寰宇,太平象兆多如雨。
管取明秋大有年,四海讴歌歌舜禹。

【注】

雪:指雪花。

瑞叶:指梅花。

乾坤:指天地。

银海、浑无一尘动:形容大地被白雪覆盖,一片洁白,没有一点杂质。

南枝翠羽啼早春:指早开的梅花在树枝上啼叫。翠羽:指早开的梅花。

晓来东阁呼僮奴:指清晨起来呼唤家僮。

竹炉:用竹子做的火炉。

自怜学士有清趣:指自己怜爱自己的学识和情趣。

豪家太尉粗:指豪富人家的达官贵人粗俗不堪。

我皇圣德充寰宇:我的皇帝的圣德充满天下。

象兆:吉祥的征兆。多如雨:多得像下雨一样。

管取明秋大有年:相信明年一定会有大丰收。

四海讴歌歌舜禹:全国各地赞美舜帝和禹帝的功德。

【赏析】

《早起对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雪喻世,以梅拟人,以物写人,托物言志,寄意遥深,含蓄隽永。

首联“天人剪水光玲珑,乱飘瑞叶惊酸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天上的人剪断了流水的光华,晶莹剔透;地上飘落的瑞叶惊动了寒风。这里的“天人”指的是作者自己,他剪断了流水的光华,象征着自己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独立。而瑞叶的出现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降临。

颔联“乾坤茫茫眩银海,万里山河无路通。”进一步描述了雪的壮观景象。天地之间仿佛被银白色的雪海所笼罩,无边无际;万里河山也都被大雪所覆盖,无法辨认方向。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雪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颈联“水晶帘幕寒威重,大地浑无一尘动。”描写了雪的厚重和寒冷。水晶般的帘幕显得格外透明,寒气逼人;整个大地都被雪覆盖,没有丝毫的动静。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雪的厚重和寒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压抑和无奈。

尾联“南枝翠羽啼早春,数声唤醒梨云梦。”描述了鸟儿在早春时节的叫声。南枝上的翠羽鸟儿啼叫着迎接春天的到来,它们的叫声如同梦魇般唤醒了沉睡的梨云。这里的“南枝”指的是南方的树枝,而“翠羽”则是指翠绿色的羽毛,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尾联“晓来东阁呼僮奴,净扫冰花烹竹炉。”描写了早晨的情景。作者在清晨来到东阁呼唤家僮,为他们清扫雪地并准备竹炉供他们取暖。这里的“东阁”指的是家中的客厅,而“僮奴”则是指家僮。

尾联“自怜学士有清趣,不比豪家太尉粗。”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作为一位学者,作者深感自己的清高与豪家的庸俗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的“学士”指的是学问渊博的人,而“豪家太尉粗”则是指有钱有势的豪族子弟。作者认为作为学者的自己能够保持自己的清高品质,不被世俗所污染,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族子弟却缺乏这种品质。

尾联“我皇圣德充寰宇,太平象兆多如雨。”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这里提到了“圣德”和“象兆”,分别表示皇帝的神圣品德和吉祥的征兆。作者希望国家能够继续保持和平繁荣的状态,如同祥瑞的征兆一样连绵不断。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绘和雪景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压抑和无奈。同时,诗人也借雪景表达了对国家的祝愿和个人的情感抒发。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