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如,原名鄂容安,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14,卒于公元1755
清满洲镶蓝旗人,字休如,号虚亭,西林觉罗氏,鄂尔泰长子。
雍正十一年进士。
充军机处章京。
乾隆间历编修、兵部侍郎、河南巡抚、两江总督。
授参赞大臣,从征伊犁。
会阿睦尔撒纳叛,力战不支,自尽,谥刚烈。
工诗,有《鄂虚亭诗草》。
生卒年:1714-1755
休如,原名鄂容安,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14,卒于公元1755
清满洲镶蓝旗人,字休如,号虚亭,西林觉罗氏,鄂尔泰长子。
雍正十一年进士。
充军机处章京。
乾隆间历编修、兵部侍郎、河南巡抚、两江总督。
授参赞大臣,从征伊犁。
会阿睦尔撒纳叛,力战不支,自尽,谥刚烈。
工诗,有《鄂虚亭诗草》。
生卒年:1714-1755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早发宁远沿河取路投松山 - 清晨从宁远出发,沿着河流前进,最终到达了松山。 2. 星斗稀疏残夜留,晓来晴景满瀛洲 - 夜晚星星稀疏,月光洒在残阳下;早晨醒来时,看到一片晴好的景色,仿佛整个海面都被阳光照耀。 3. 重山深处一黄蝶,大海中间双白鸥 - 在重重的山峰之间,一只黄色的蝴蝶在飞舞;大海中间,一对白色的鸥鸟在空中飞翔。 4. 破雾有人驰驿骑,临流无客钓清秋 -
月夜行泾县道中 奋策发南陵,暮色二十里。 月出空山空,山深月如水。 露下凉虫吟,松香滴石髓。 峰峦转曲折,涧壑亦何美。 几处泉声回,尽入稻田里。 山家安稳眼,犬吠隔林起。 竟夜此中行,月落朝霞紫。 译文: 清晨我奋力驱马向东南方向出发,黄昏时分已走了二十里的路。 月光从空旷的山谷里洒下,山中幽静,月亮仿佛流水般清澈。 露水落下时,凉爽的秋虫开始吟唱,松树散发出的香气滴落在石头上。
【注释】 薄暮登楼:傍晚登上高楼。向晚:傍晚。残腊:指农历十二月末,即年末。清秋:秋天。东岱、北邙、西山、南浦:均为地名。东岱: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北,古人常以登高望远来抒发感慨。北邙: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北。西山:山名,在今安徽歙县西北。南浦:浦是水边的意思,这里指钱塘江边。此句写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时:将来。临眺:凭栏远眺。知何处:不知在何处。雪霁风停:雪停了,风也停了
渡大凌河 晴山迢递去茫茫,秋草平沙古战场。一日拓疆穷海上,百年归马在山阳。沟渠但使分清溜,丰乐端应见此乡。闻道昔年烟火集,河间五十有三庄。 注释: - 晴山迢递去茫茫:晴朗的山峦延绵不绝,延伸到远方,景色苍茫而辽阔。 - 秋草平沙古战场:秋天的草地和沙滩上曾经发生过战争,留下了历史的烙印。 - 一日拓疆穷海上:有一天的拓展将边疆推向了海洋,展现了开拓者的豪情壮志。 - 百年归马在山阳
【译文】 旅馆的灯火已经熄灭,客人还没有离去;我一大早就要出发,要去蓬莱。 一天的风雪正大,我正要打开门,大地茫茫一片,洁白如素。 银海光摇荡不定,青鸾白鹤迷失了方向。 万山千壑都分不清,只有枯树屹立在中间。 道旁石田没有高低之分,茅檐覆盖着整个寒径。 鱼龙冻僵,河面宽广,几度不闻流水声。 兆丰年与瑞气盈尺,早见遍地草木青葱。 更愿凭仗海风之力,将雪吹送东山、西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风定潮平雾尽开,客怀随处觉悠哉: 风平息了,潮水平静,云雾消散。 我的客心随着四处的风景而感到轻松愉快。 2. 村藏翠竹千重出,江转青山四面来: 村庄隐藏在翠绿的竹子中,仿佛层层叠叠。 江水绕过群山从四个方向涌来。 3. 章贡烟波连棹影,匡庐路径隔云隈: 章贡的水域上烟雾缭绕,船只的影子与江水相连。
【注释】 霜月云收影:霜月,即深秋的月份。云收影,即云彩散去,月光出现。寒镫旅况幽:寒灯下旅途情景凄寂,令人感伤。终朝三过郡:整日里三次路过郡县。小别五经秋:短暂的分别,经过五个秋天。身世云何住:身与世的关系如何呢?“云何”是疑问词,犹“何似”。驰驱任所投:奔驰驱驰,任其自然。恩深各努力:对恩情深厚的人,要努力工作。且喜暂同舟:暂且像在船上一样,暂时在一起。 【赏析】
登澄海楼 楼阁凌虚揽胜全,皇华使节驻秋烟。 眼明乐浪玄菟外,身在蜚廉桂观边。 万里朝宗分市舶,百年渐被沃桑田。 登临我本蓬瀛客,清宴风光一畅然。 注释:澄海楼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的澄海区境内,为清代建筑。诗人登上澄海楼,俯瞰四周,感叹自己的身世。他看到远方的海域和陆地,心中感慨万分。他想到了自己的过去,曾经是一只飞翔的燕子,如今却沦落为一只困顿的麻雀。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
诗句 1. 残梦不离枕 - 描述夜晚醒来时仍梦见不完整的梦境,难以完全摆脱的心境。 2. 东窗渐渐明 - 描写天边逐渐亮起的窗户,暗示时间的推移,新的一天开始。 3. 曙光销烛影 - 形容曙光初现时,阳光逐渐驱散了夜晚留下的阴影和光亮。 4. 风力碎禽声 - 风吹动树叶,发出鸟叫声,形成一种自然界的宁静景象。 5. 天地原无意 - 指自然界中,万物生长、运行自有其规律,不受人力意志所影响。 6
将赴江左早发长清行二百里宿宁阳简同行阿广庭农部 回首华阳观,钟声杳不闻。 随人山叠叠,辞树叶纷纷。 欲渡西江水,初离东岱云。 年来离绪在,联辔话斜曛。 注释: 将赴江左:将要前往江南(即江苏)。早发:早晨出发。长清:地名。 二百:指两百里。宁阳:地名。 简同“柬”。阿广庭农部:即阿广庭农部尚书,是唐高宗时的名臣,官至右仆射(唐朝的高级官职)。 华阳观: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 杳不闻:杳然无声。杳
张照是清代乾隆时代著名的书法家、戏曲家和书画目录整理者。以下是关于他的具体介绍: 1. 人物生平 - 出生与早年经历:张照,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出生于江南娄县,即现在的上海市。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得益于其早年的勤奋与天赋。 - 科举及官场生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张照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从此踏入官场,历任多个职位,官至刑部尚书。他在任期间,因通法律而受到重视
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毅庵。 康熙三十八年举人。 袭佐领,授侍卫,擢内务府员外郎。 雍正元年,特擢江苏布政使。 三年,迁广西巡抚,调云南,治总督事。 次年,提出“改土归流”之议。 六年,命总督云、贵、广西三省。 在滇、黔实行改土归流,用武力镇压不肯从命之土司,增设郡县。 世宗临终时,以大学士参与顾命。 乾隆初,授军机大臣,封三等伯,赐号襄勤。 卒谥文端。 有《西林遗稿》。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