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登楼纵远眸,可怜残腊似清秋。
烟开树色平连郭,日落江光斜上楼。
东岱北邙遥怅望,西山南浦小句留。
他时临眺知何处,雪霁风停记此游。
【注释】
薄暮登楼:傍晚登上高楼。向晚:傍晚。残腊:指农历十二月末,即年末。清秋:秋天。东岱、北邙、西山、南浦:均为地名。东岱: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北,古人常以登高望远来抒发感慨。北邙: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北。西山:山名,在今安徽歙县西北。南浦:浦是水边的意思,这里指钱塘江边。此句写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时:将来。临眺:凭栏远眺。知何处:不知在何处。雪霁风停:雪停了,风也停了。这两句描写了登高所见之景。
【译文】
傍晚的时候登上高楼,眺望远方,看到残冬腊月的景象,就像秋天一样。
烟雾散开树色的平野连接着城郭,夕阳斜照在江面上。
遥望东边的泰山和北边的邙山,惆怅地留连忘返;西边的西山和南边的长江口,小憩片刻,留下一点印象。
到那时再来凭栏远眺,就会知道在什么地方了;雪停了,风也停了,记得这次游览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开头两句写登高所见:日暮之时,登高纵目,极目远望,只见残冬腊月的景象,犹如深秋一般。接着又写登高处所见之景:烟消云散之后,视野豁然开朗,一片平坦的原野上树木参差,城郭隐约可见。最后两句写诗人触景生情:东望泰山,西瞻江流,无限怅惘之感油然而生。“东岱”与“北邙”都是著名的名胜古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之情。“西山”和“南浦”则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家乡所在地。诗人用“小句留”来表达自己想要留住这些美好记忆的愿望。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