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梦不离枕,东窗渐渐明。
曙光销烛影,风力碎禽声。
天地原无意,豚鱼亦有情。
虚堂绝人事,平旦十分清。

诗句

  1. 残梦不离枕 - 描述夜晚醒来时仍梦见不完整的梦境,难以完全摆脱的心境。
  2. 东窗渐渐明 - 描写天边逐渐亮起的窗户,暗示时间的推移,新的一天开始。
  3. 曙光销烛影 - 形容曙光初现时,阳光逐渐驱散了夜晚留下的阴影和光亮。
  4. 风力碎禽声 - 风吹动树叶,发出鸟叫声,形成一种自然界的宁静景象。
  5. 天地原无意 - 指自然界中,万物生长、运行自有其规律,不受人力意志所影响。
  6. 豚鱼亦有情 - 虽然猪和鱼是畜生,但它们也有情感,这里可能是在说即使是最普通的生物也能感受到世界的变化。
  7. 虚堂绝人事 - 形容一间空无一人的房间,没有俗世的烦扰,显得特别宁静。
  8. 平旦十分清 - 清晨时分,一切都显得特别清晰和纯洁,如同被净化过一般。

译文

梦中残影未消,枕上辗转难眠;
东方晨曦渐露,窗前光影交织。
破晓之光轻抚烛光,风吟叶舞生趣;
万物自然流转,无声亦有意;
尘世虽纷扰,此情依旧真;
静室人迹罕至,晨光洒满空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细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理解。首句“残梦不离枕”不仅传达了诗人夜深未寐的情景,还隐含了对现实与梦想之间界限的思考。而接下来的“东窗渐渐明”则巧妙地用“东窗”暗指时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晨的景象中。

诗中的“风力碎禽声”和“天地原无意”都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自由,强调了生命与自然的亲密联系。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描述,传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本质和宇宙规律的哲学思考。

结尾的“平旦十分清”不仅是对早晨清新景象的描述,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重生,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在纷扰的尘世中寻找一片清净之地。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