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亭握手对晴晖,烟树苍茫接翠微。
一个大钱催客去,半船明月送人归。
花开梁化弦声古,云锁稽山夜梦稀。
不醉参军今日酒,天涯何处觅渔矶。

【注释】

红亭:红色的亭子。

催客:催促客人。

梁化:即梁州,曲调名。古琴曲有《梁州》,为汉、魏乐府旧题。这里泛指曲子。

稽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稽山春深时有云雾缭绕,故云“夜梦稀”。

渔矶:指渔船停泊处,矶,小石。

【赏析】

韩愈此诗是送友人归越的赠别之作。首联写送行之地和送行之时。次联写送行之人。三联写离别之情。末联写惜别之意。全诗以送别为题材,而诗人却从对方落笔,先写自己对朋友的感情之深,再写朋友对作者的感情之厚。这种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但用得如此巧妙者,实属罕见。

这首诗的构思很精巧。它不从自己落笔,而是先由送别的对象着笔。诗人把重点放在饯行的对象上,而对自身感情的表达则较为含蓄,这正符合送别诗的特点。

第一句“红亭握手对晴晖。”点出饯别之所,又写出了天气。一个“对”字,表明二人相向而立,彼此凝思,似乎话别未尽,情意绵绵。第二句“烟树苍茫接翠微。”描写了饯别时的环境,一片苍茫,烟树茫茫,远望连成一片青翠色,与天相接。第三句“一个大钱催客去,半船明月送人归。”点明主题,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大钱”、“明月”作为饯别之物,形象地描绘了送别时的情境。一个“催”,一个“送”,一前一后,一主一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惜别之情,而是借“大钱”“明月”来表现,既新颖又贴切。

第四句“花开梁化弦声古,云锁稽山夜梦稀。”诗人以花开花落比喻人生易老,以梁州乐曲比作古调新弹,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第五句“不醉参军今日酒,天涯何处觅渔矶?”诗人劝慰友人不必为离别而伤心,因为天涯海角无处寻找到朋友的住所。这两句是说,虽然你今日已离我而去,但只要我们心中牢记彼此的情谊,就一定能够找到相聚的地方。

这首诗语言简练,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真情实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