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堞巍峨控上游,西风萧瑟正飕飕。
月华远映澄湖净,朔气迥含孤屿愁。
有客独悬欧冶剑,何人同瞰仲宣楼。
风尘望断多烽火,画角声馀起百忧。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雉堞巍峨控上游,西风萧瑟正飕飕。
  • 雉堞(指城墙上的矮墙):古代用于防御的矮墙。
  • 巍峨: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
  • 西风萧瑟:形容秋风声音凄凉,带有悲伤的感觉。
  • 正飕飕:形容风声很大,好像在呼啸。
  1. 月华远映澄湖净,朔气迥含孤屿愁。
  • 月华:月光照耀下的景色,这里指月光洒在湖面。
  • 澄湖:清澈的湖面。
  • 朔气:北方的寒气。
  • 迥含:深深蕴含或充满的意思。
  • 孤屿:孤立的岛屿。
  • 愁:忧郁、忧愁。
  1. 有客独悬欧冶剑,何人同瞰仲宣楼。
  • 欧冶剑:传说中的一种宝剑,出自春秋时期欧冶子。
  • 悬:悬挂或挥舞。
  • 仲宣楼:可能是指三国时期蜀汉大将黄忠所建的楼阁,名为“仲宣楼”。
  1. 风尘望断多烽火,画角声馀起百忧。
  • 风尘:风沙和尘土,这里比喻战乱带来的混乱。
  • 望断:看到尽头,看不到希望。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一种方式,用火烟作为信号。
  • 画角声馀:形容战争结束后,战场上的哀鸣声还未完全消失。
  • 百忧:各种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晚,诗人登上羊城南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担忧。首联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肃穆、凄凉的氛围。颔联则进一步通过月光映照下澄澈湖泊和孤独岛屿的画面,加深了这种氛围。颈联通过提及“有客”和“何人”,引入了人物的情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尾联则通过提及“烽火”和“画角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诗歌的深刻性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