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枻逢渔火,披衣混鹿群。
松含千嶂雨,草乱一溪云。
茅狗从天下,金鸡隔水闻。
幔亭张乐处,欲叩武夷君。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诗句解释

  • 武霞纪游:记录或游览武霞的地方,武霞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者自然美景。
  • 鼓枻逢渔火:击桨时遇到了渔民的灯火。鼓枻指的是划船时用手击打船舷的动作,而“逢”则表示遇见。渔火是指渔船上的灯火,常常在水边夜晚可见。
  • 披衣混鹿群:意思是穿上衣服与鹿群混在一起,形容自己融入自然,与动物为伴。
  • 松含千嶂雨:指松树被连绵不断的山峰所环绕,承受着山上的雨水。千嶂雨暗示了山势的陡峭以及雨后山林的清新。
  • 草乱一溪云:描述草覆盖着的小溪上空飘浮着像云一样的景象,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 茅狗从天下:指茅屋中的狗,这里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状态。
  • 金鸡隔水闻:意味着在远处听到了金鸡鸣叫的声音,可能是在听到水边传来的鸟鸣声。
  • 幔亭张乐处:幔亭可能是指一个宴会或庆典之地,张乐指的是演奏音乐。
  • 欲叩武夷君:想要拜访武夷这个地方的君主或高人。

译文
当我划桨时,偶然遇到渔民的灯火,我便披起衣服与鹿群一同行走。
我站在松木环绕的山岗上,感受着雨水滴落的清凉,小溪上的草木随风翻腾,如同云层般飘洒。
我与茅屋中的狗相伴,过着隐逸的生活,仿佛远离尘世喧嚣。
我远远地听见金鸡在水面上啼唱,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
我来到幔亭,那里正在举行宴会,奏起了欢快的乐曲。
我心怀着敬意,想要拜访武夷这个地方的君主或高人,与他交流学问。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游览武霞的场景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渔火”、“披衣”、“鹿群”、“松木”、“雨”、“草”、“茅屋”、“金鸡”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追求的渴望。通过对幔亭张乐处的描述,诗人表达了想要拜访武夷地方的人的愿望,这既是对武夷风景的赞叹,也是对知识追求的一种表达。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