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山下石为台,仲蔚蓬蒿倚石开。
竹里清阴摇片月,云间秀色射三台。
帆樯远近当窗出,岛屿微茫入槛来。
寂寞一区玄草在,问奇倘许破苍苔。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题北台图》。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为一组,分别对应诗句和译文。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1. 越王山下石为台,仲蔚蓬蒿倚石开。
  • “越王山”:指的是浙江绍兴的会稽山,因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勾践曾在此山筑台而得名。
  • “石为台”:用石头建造的台子。
  • “仲蔚”:即司马相如,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辞赋家,他曾任蜀郡太守。
  • “蓬蒿”:指草木丛生的地方,这里比喻杂乱无章的环境。
  • “倚石开”:形容在岩石旁边开辟出一片空地或建立台座。
  1. 竹里清阴摇片月,云间秀色射三台。
  • “竹里”:指的是竹林深处。
  • “清阴”:清凉的树荫。
  • “摇片月”:月光通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下来,形成斑驳的光点。
  • “云间”: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地方。
  • “秀色射三台”:形容云雾中的景色美丽迷人,仿佛能够穿透三座山峰。
  1. 帆樯远近当窗出,岛屿微茫入槛来。
  • “帆樯”:指船帆和桅杆,泛指船只。
  • “远近”:距离的远近。
  • “当窗出”:指船只靠近窗户出现。
  • “岛屿”:指水中的小岛,这里可能是指海上的岛屿。
  • “微茫”:模糊而隐约的样子。
  • “入槛来”:指小岛渐渐进入栏杆的范围。
  1. 寂寞一区玄草在,问奇倘许破苍苔。
  • “寂寞一区”:形容这个地方非常安静,没有其他声音干扰。
  • “玄草”:一种植物的名称,可能是紫色的草本植物。
  • “问奇倘许”:询问是否可以欣赏到奇特的景象或者发现罕见的事物。
  • “破苍苔”:意思是要除去覆盖在地面上的青苔,露出下面的地面或岩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观,以越王山的岩石台作为背景,描述了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宁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好奇。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不失哲理性和深度,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