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里黄昏候,投林鸟雀哀。
渡头钟隐隐,风送普陀来。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第一句写诗人在黄昏时,站在村落中等待;第二句写投林的鸟雀发出哀伤的声音;第三句写渡头远处传来钟声悠悠地传来;第四句写风送普陀寺而来。“墟里”,指乡村。“三洲”泛指江南一带地区。“十景”指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这首诗写的是游人在普陀山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对普陀山风光的赞美之情。
【答案】
(1)黄昏时,诗人站在村落中静候着什么?
(2)黄昏时分,投林的鸟雀发出哀伤的声音:这是在向谁诉说着离别之苦?
(3)渡口处,远处的寺庙隐约可见;这又是什么景象?
(4)渡头的钟声悠悠地传来;那又是在向谁倾诉呢?
(5)风送来普陀寺的钟声;这是要传达什么信息?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普陀山游览时的所见所闻。首二句写景,写日暮时分,夕阳将西下,诗人伫立在村落中,等待着什么,心中充满着期待之情。第三、四句写物,写鸟儿们栖于树梢,发出哀婉的鸣叫,而渡口处,远处的寺庙隐约可见,钟声悠扬地传来,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离别之苦。尾联写人,渡头处,远处的寺庙隐约可见;而渡头的钟声悠悠地传来;这又是什么景象?诗人没有明说,但可以想象,那一定是一位僧人在向世人道着佛家的语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