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斋零露滴,夜坐思泠然。
一诵襄阳句,山窗月色偏。
【题解】
林德夫,名不详,乐丘,即乐丘子,宋代诗人。此诗是其自作的五言律诗。
【注释】
零露滴:指夜深露滴在草尖上。
泠然:形容心境清冷。
一诵襄阳句:指吟诵襄阳(今属湖北省)孟浩然诗句。
山窗月色偏:指山窗边月光映照出来的影子特别明亮。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环境,次句写自己的心情,三、四两句写对襄阳孟浩然的思念。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语言朴素流畅而含蓄蕴藉,给人以艺术享受。
“松斋零露滴,夜坐思泠然。”
松斋,指书房。“零露”是指深夜时分室内外气温下降,水珠凝聚成的小冰珠从屋檐滴水下来,滴答有声,犹如打拍子的声音。“滴”,名词用作动词,表示动作;“泠然”,清冷之意。这两句写诗人夜坐时的环境。夜半时分,室内温度骤降,窗外的松树亭亭玉立,枝头挂满晶莹的冰珠,滴滴答答地往下滴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诗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凝神倾听着这美妙动人的夜曲,不由得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优美的旋律之中。
“一诵襄阳句,山窗月色偏。”
这句的意思是说,当诗人想起襄阳的孟浩然时,不禁背诵起他的诗句来:“微风起,白日落。松树枝叶劲,鹿鸣山上雪。”此时,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房间,透过窗户射进屋内,把月光都映成了银色。“一诵襄阳句”,指的是孟浩然那首脍炙人口的《宿建德江》中的名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被这首名句所感动,不禁吟诵起来。这时,月光正好洒在窗户的玻璃上,形成了一道道明亮的光柱,使整个屋子充满了明亮的光辉。
整首诗通过写夜半时听雨、吟诵诗句以及欣赏月色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如“松斋零露滴”、“夜坐思泠然”、“山窗月色偏”等,使得整首诗显得既清新自然又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