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风流似李邕,下车偏自问龙钟。
若非雨露沾枯槁,𨚗得寒山数亩松。

诗句:

文藻风流似李邕,下车偏自问龙钟。

若非雨露沾枯槁,𨚗得寒山数亩松。

译文:
你的文章才思敏捷像李邕,刚下车就自我调侃年纪已老。如果不是得到雨露滋润而生机勃发,哪能有寒山数亩松树长势旺盛?

注释:

  1. 李邕: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官员,以文章和书法闻名。
  2. 文藻风骚:形容文笔才华横溢,有如李邕一般。
  3. 龙钟:形容人年老体弱,步履蹒跚。
  4. 雨露:指自然界的滋养和恩赐。
  5. 枯槁:意为枯萎凋敝,失去生机。
  6. 𨚗(lù):一种古代车驾用的铃铛或装饰物。
  7. 寒山:通常指山名,这里可能借代为寒冷艰苦的环境。
  8. 数亩松:形容数量不多但依旧坚韧生长的松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在卸任后归乡的情景。首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文采斐然,如同李邕般才华横溢。接着,诗人用“龙钟”一词自嘲,暗喻自己虽已年迈,但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第三句进一步说明,如果没有大自然的滋养,那些看似枯萎的树木也无法焕发生机。最后一句则是对归乡生活的期许,希望在简朴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与松树一同成长。整体而言,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