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开咫尺,大隐绝风尘。
啸傲烟霞老,栖迟鬓发新。
桔槔偏不用,杖屦每相亲。
岂是陶弘景,居然郑子真。
盖停邺下客,瓮抱汉阴人。
薜荔裁初服,兰荃若比邻。
柳随彭泽径,花压武陵津。
金谷空争丽,土泉别有春。
丛篁迟凤翮,古柏偃龙鳞。
醒酒时凭石,弹棋或藉茵。
著书淹岁月,染翰乱星辰。
环堵原非病,於陵岂为贫。
当年青琐闼,此日白纶巾。
濠濮生幽想,蓬蒿得隐沦。
何须吞梦泽,差可避嬴秦。
方丈知何处,乾坤寄此身。
招游惟二仲,讵厌往来频。
咫园篇·名园开咫尺,大隐绝风尘。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的作品,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诗中描绘了名园的美景与隐居者的悠然自得。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 名园开咫尺,大隐绝风尘:
- 名园开咫尺:形容名园近在咫尺,如同触手可及一般,表达了诗人对名园的亲近与喜爱之情。
- 大隐绝风尘:意指真正的隐士远离世俗纷扰,与世无争,超脱尘世。
- 啸傲烟霞老,栖迟鬓发新:
- 啸傲烟霞老:表示诗人在烟霞缭绕的环境中怡然自得,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栖迟鬓发新:指诗人在隐居生活中,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焕发,心态年轻。
- 桔槔偏不用,杖屦每相亲:
- 桔槔偏不用:桔槔是一种古代的农业工具,诗人在这里比喻那些追求功利、不务正业的人。
- 杖屦每相亲:意味着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一起行走,相互扶持。
- 岂是陶弘景,居然郑子真:
- 岂是陶弘景:陶弘景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诗人以之自比,表明自己的志趣不在仕途或权力。
- 居然郑子真:郑子真同样是隐逸之士,诗人以此表达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 盖停邺下客,瓮抱汉阴人:
- 盖停邺下客:邺下指的是东汉末年的邺城,诗人自称在此地暂居,如同一位客人。
- 瓮抱汉阴人:瓮抱指瓮中的酒,汉阴指陕西汉阴县,诗人以之比喻自己隐居的生活状态。
- 薜荔裁初服,兰荃若比邻:
- 薜荔裁初服:薜荔是一种植物,诗人用来形容自己穿着简朴的衣服,就像薜荔一样自然朴素。
- 兰荃若比邻:兰荃指的是兰花和莲藕,诗人以此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生活在自然之中。
- 柳随彭泽径,花压武陵津:
- 柳随彭泽径:彭泽县以种柳著称,诗人以此比喻自己在隐居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共生。
- 花压武陵津:武陵是指桃花源的故事发生地,诗人以之比喻自己隐居的地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金谷空争丽,土泉别有春:
- 金谷空争丽:金谷是指晋代的金谷园,诗人以此比喻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在金谷园中争夺荣华富贵。
- 土泉别有春:土泉水清澈甘甜,诗人以此比喻隐居生活中的清幽与美好。
- 丛篁迟凤翮,古柏偃龙鳞:
- 丛篁迟凤翮:丛篁是指茂密的竹林,诗人以之比喻自己身处竹林之中,如同凤凰展翅飞翔。
- 古柏偃龙鳞:古柏是指古老的树木,诗人以此比喻自己身处古树之下,如同龙鳞般尊贵。
- 醒酒时凭石,弹棋或藉茵:
- 醒酒时凭石:诗人在品酒之余常常倚石而坐,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弹棋或藉茵:弹棋是一种古代的游戏,诗人以之比喻自己闲暇之余与朋友共同娱乐。
- 著书淹岁月,染翰乱星辰:
- 著书淹岁月:诗人在著书的过程中度过了许多岁月,以此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
- 染翰乱星辰:染翰是指写字绘画,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灵感迸发,犹如满天星辰般璀璨。
- 环堵原非病,于陵岂为贫:
- 环堵原非病:环堵是指环绕的墙壁,原非病表示自己的居所并不简陋,无需以疾病为借口逃避现实。
- 于陵岂为贫:于陵是指孔子曾经居住的地方,诗人以此比喻自己虽然身处贫困之地,但并非因为贫穷而逃避责任。
- 当年青琐闼,此日白纶巾:
- 当年青琐闼:青琐闼是指皇帝的宫殿门楼,诗人以此回忆过去辉煌的时刻。
- 此日白纶巾:白纶巾是指平民百姓的头巾,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如今已经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 濠濮生幽想,蓬蒿得隐沦:
- 濠濮生幽想:濠濮是指濠水边的风景,诗人以此比喻自己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和想象。
- 蓬蒿得隐沦:蓬蒿是指野草,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身居荒野,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咫园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诗中不仅展现了名园的自然美、隐居者的悠然自得,还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内心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歌既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