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月中秋近,辉光一岁无。
天清惊塞雁,夜冷落枫乌。
不寐知宵永,无言对影孤。
更深何处没,万里堕江湖。
【注释】
- 月二首:作者自注:“一作《中秋月》。二作《秋夜月》。”
- 片月:小月亮,指新月。
- 辉光一岁无:一年之中都没有光辉。辉光,光亮。一岁无,没有一年的光亮。
- 天清:天空澄清、明亮。惊塞雁:惊动了塞北飞来的大雁。塞雁:关中地区的大雁。
- 夜冷落枫乌:夜晚冷清,只有乌鸦栖息(鸣叫)。
- 不寐知宵永:睡不着觉知道是深夜。
- 对影孤:映着影子独自一个人。对影,对着自己的影像。
- 更深何处没:更深的地方哪里都看不到。
- 万里堕江湖:远在万里之外坠落在江湖里。
【赏析】
此为作者自题诗。据自注可知,“一作《中秋月》”,而“二作《秋夜月》”则未载于此。
此诗写中秋之夜月明如昼,诗人却独处空室,无法排遣寂寞之情。诗的开头四句写中秋之夜月明如昼,诗人独自在屋中,却无法排遣寂寞之苦。
“天清惊塞雁”,天空清明,使远道归来的塞北大雁惊起,诗人感到孤独寂寞;“夜冷落枫乌”,夜深了,只有树上的乌鸦在叫唤,诗人感到孤独寂寞。两句都是以景衬情,写出了诗人独守空房时的寂寞。
“不寐知宵永”,睡不着觉是因为知道是深夜;“无言对影孤”,因为没有人陪伴,所以只能对着自己的影子说话,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
“更深何处没”,深夜的时候,除了床铺上躺着的人外,哪里都看不到;“万里堕江湖”,远方的江水无边无际,诗人被贬谪至此,如同掉进了无边无际的江湖一样,无法自拔。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写中秋之夜的明月,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和无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