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窜随春色,东行识壮颜。
闾阎犹涕泪,道路复追攀。
风节云霄上,霜威海岱间。
圣明怜万里,不久赐君还。

注释:

  1. 南窜随春色 - 指向南迁移,沿途看到春天的景象。
  2. 东行识壮颜 - 向东行走时看到了英俊的面容。
  3. 闾阎犹涕泪 - 指家乡的人们仍然流泪。
  4. 道路复追攀 - 指人们在道路上又相互追逐、攀谈。
  5. 风节云霄上 - 指人的品行高洁如同在云端之上。
  6. 霜威海岱间 - 指人在寒冷的山海之间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
  7. 圣明怜万里 - 指皇帝英明,同情百姓的苦难。
  8. 不久赐君还 - 意味着你将很快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王梦弼之高邮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未来的祝愿。
    “南窜随春色,东行识壮颜。”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送别的场景和朋友离开时的情景。”南窜”指的是向南迁徙,”东行”则表示向东行走。这两个动作描绘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充满了离愁别绪。”春色”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闾阎犹涕泪,道路复追攀。”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悲凉气氛。”闾阎”指的是乡村的房屋,而”涕泪”则是形容人们在离别时哭泣的情景。这里的”犹”字,强调了这种悲凉情绪的持续存在。”道路复追攀”则表示人们还在道路上相互追逐、攀谈,试图缓解离别的痛苦。
    “风节云霄上,霜威海岱间。” 这句诗赞美了朋友的高尚品格。”风节”指的是人的品行和节操,”云霄上”则是形容其品行高洁如同在云端之上。”霜威海岱间”则表示他在寒冷的山海之间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这里的”海岱”指的是泰山和东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
    “圣明怜万里,不久赐君还。”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圣明”指的是英明的皇帝,”怜万里”则是皇帝对于远方人民的怜悯。这句诗中的”不久”和”赐君还”则暗示了皇帝将会很快地给予他返回的机会。
    整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对友人离去的场景、情感以及皇帝的态度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歌也传达了古代文人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