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犹宿昔,驻马复谁留。
雨院残春竹,风庭折晚榴。
还家无二顷,归榇有孤舟。
日暮邻人笛,凄然涕泪流。

【注释】

过宗哲故宅:路过宗哲旧居。过:经过;宗哲,即唐宪宗时宰相元稹(字伯休);

宿昔:往日;

谁留:谁来留下;

残春竹:残败的春天竹子,暗喻宗哲已死;

风庭折晚榴:风吹落庭中石榴花,象征宗哲已死;

还家无二顷:家中没有田地;

归榇(chěnɡ)有孤舟:回家时只有一叶孤舟;

邻人笛:邻居吹笛;

日暮:天黑;

凄然涕泪流:悲伤流泪。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友的诗。全诗通过描写故居的景象来表现作者对故友的深情怀念,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追忆和哀悼之情。诗中用“宿昔”、“残春竹”等词语渲染氛围,以突出亡友之逝世给作者留下的悲痛。

首联点明题意,写自己经过宗哲故居。“过门犹宿昔”(过到门口,就像回到了过去),表明自己对宗哲的感情非常深厚。“驻马复谁留”,说明宗哲已经死了,因此没有人留下来。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宗哲已逝的无限哀思。

颔联进一步渲染气氛,写自己来到宗哲故居看到的景象。“雨院残春竹”,暗示了宗哲的去世时间可能是在春天,因为春天是雨水的季节,而雨又常常与悲伤联系在一起。“风庭折晚榴”,则更加明确地表明了宗哲的去世是在晚风中的石榴花凋谢之时。这两联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思念和无尽哀伤。

颈联转入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家无二顷,归榇(chěnɡ 丧车)有孤舟”,说明自己虽然回到家里却没有田地可以耕种,只能卖掉车子来埋葬亡友。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宗哲的深切同情和哀悼之情。

尾联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感慨。“日暮邻人笛,凄然涕泪流”,描述了自己在夜晚听到邻居吹笛的情景,心中不禁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周围的环境以及自己的情感反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故居景象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情怀念朋友、充满哀伤情绪的形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风格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