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今有郑公园,避俗从来亦避喧。
萝竹青青垂谷口,花林霭霭覆桃源。
天边鸿雁春寥廓,海畔蛟龙昼曲蟠。
南斗尺书招隐意,白云丛桂几攀翻。
【赏析】
郑谷,字守愚,长安(今属陕西)人。唐末五代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明快,语言通俗自然。这首诗是作者寄题郑园的诗作。
首联“三山今有郑公园,避俗从来亦避喧”。郑园建于唐朝末年,位于三山之南。郑园以山水之美著称,远离城市喧嚣。此句写郑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颔联“萝竹青青垂谷口,花林霭霭覆桃源。”诗人描写了郑园内的美丽景色。“萝”是蔓生的植物,常用于比喻柔弱、柔美;“竹”指竹子,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郑园内茂盛的绿萝和翠竹,以及覆盖着花林的桃花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郑园的宁静与美丽。
颈联“天边鸿雁春寥廓,海畔蛟龙昼曲蟠。”“春寥廓”指春天的天空广阔无垠。这里用来比喻郑园周围广阔的自然风光。而“昼曲蟠”则形容海中蛟龙白天游动的样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天空中的鸿雁和海面上的蛟龙,进一步突显郑园周围的壮观景色。
尾联“南斗尺书招隐意,白云丛桂几攀翻。”南斗星宿代表着隐士的生活状态,而白云和丛桂则常用来形容高洁的品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在郑园内寻找到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高洁境界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郑园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通过使用一些传统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和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