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天宝末,万里胡尘昏。
两京既不守,百僚争窜奔。
桓桓张许公,秉义江淮间。
睢阳抗要冲,百战阅险艰。
慷慨忠义士,焦劳摧肺肝。
孤城忽食尽,饥肠为辛酸。
终焉费力敌,西拜泪潺湲。
平生誓许国,视死非所难。
忠魂上诉帝,悲号达天关。
雄名垂竹帛,闻风心胆寒。
灵祠依山麓,千载瞻遗颜。
我来重致辞,肃恭荐蘋蘩。
临风发浩歌,击节空长叹。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描述了唐朝中后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全诗共分为四句,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中唐天宝末”指的是唐朝的中期末期,也就是天宝年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因为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
“万里胡尘昏”描绘了当时的边塞景象,胡尘即北方的沙漠,昏则意味着被烟尘遮蔽的天空。这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恶劣环境和战争带来的影响。
“两京既不守,百僚争窜奔”描述了长安(今西安)和东都洛阳的失守情况。这两大城市在唐朝时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一旦失守,朝廷中的官员们纷纷逃离。
“桓桓张许公,秉义江淮间”提到了张巡和许远两位忠诚勇敢的将领,他们坚守江淮地区,抵抗叛军。这两位将领的名字和事迹在后世广为传颂,成为了忠臣的代表。
“睢阳抗要冲”,指的是睢阳城作为军事要塞的重要性。这里的要冲是指战略要地,强调了睢阳城在保卫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慷慨忠义士,焦劳摧肺肝”描写了那些忠于国家的将士们,他们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这里的焦劳摧肺肝形容了他们的劳累程度和为国家付出的决心。
“孤城忽食尽,饥肠为辛酸”描绘了战局不利时,城中粮食匮乏的情景,以及战士们饥饿难耐的痛苦。
“终焉费力敌,西拜泪潺湲”表达了尽管英勇奋战,但最终仍不敌敌人,不得不向敌人投降的悲痛心情。这里的西拜泪潺湲形容了将士们在战败后向敌人投降时的哀伤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唐朝中晚期的历史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诗人用词简练而有力,既表现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又表达了对英勇将士们的赞美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