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伶名价重江东,五百梨园伎尽空。
子夜猿啼残月白,上林莺老落花红。
江头商妇愁无限,塞外明妃恨不同。
可惜曹纲今去远,何繇两市斗西风。

郑伶琵琶赏析

从古至今的音乐传承与艺术价值

  1. 作者简介
  • 吴俨,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克温,号宁庵。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遭刘瑾中伤,罢官。瑾诛,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武宗北巡,俨切谏,不报。卒谥文肃。
  1. 诗歌原文
    郑伶名价重江东,五百梨园伎尽空。子夜猿啼残月白,上林莺老落花红。江头商妇愁无限,塞外明妃恨不同。可惜曹纲今去远,何繇两市斗西风。
  2. 诗歌翻译
    郑伶的名望和技艺在江东地区依然被重视,但他的五百个梨园弟子都已经离去。夜晚,远处的猿声伴随着残月落下的月光,而近处的上林苑中的黄莺也已老去,凋零在落花之中。江边的老商人带着无尽的忧愁,塞外遥远的公主也因为思念而不能相依。可惜的是,这位才华出众的艺人已经远离我们而去,无法再为我们带来他的音乐了。
  3. 注释
  • 郑伶: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
  • 梨花园:古代皇家园林,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
  • 子夜: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小时。
  • 上林:指古代长安城的上林苑。
  • 商妇:指在商业活动中的女性商人。
  • 塞外:指边疆地区,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客从何处来?日暮苍茫雁飞度”。
  • 曹纲:古代的一种乐器,形似琴。
  1. 译文
    郑伶的名字和技艺在江东地区仍然受到重视,但曾经拥有五百名梨园弟子的他如今已不再存在。当夜幕降临,远处传来的猿声伴随着月亮落下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寥和哀愁。同时,近处的上林苑中黄莺的歌声也已经变得干枯,落花纷纷飘散。在江边,一位老商人面带忧思,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而塞外遥远地区的公主也在思念着那位英俊的王子,无法与他相依共度时光。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那位才华出众的音乐家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的音乐再也听不到了。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郑伶的才华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尤其是最后一句“可惜曹纲今去远”,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音乐家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叹。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