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
岂是三命余,动欲循墙者。
天予固甚丰,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厦成,而后虚三瓦。
无梁架榱题,无牖饰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马。
鬼瞰非所忧,客来可延坐。
看云数卷帘,看月疑乘舸。
温燠不知冬,通明复宜夏。
有书常满床,有酒常满斝。
自读仍自斟,高情还自写。
岂无数仞堂,得志弗为也。

【注释】

  1. 板屋:用木板搭建的房屋,这里指简陋的住所。
  2. 达官宜高居:达官贵人应该住在高处,表示尊贵的地位。
  3. 胡为喜卑下:为什么不喜爱低处呢?
  4. 动欲循墙者:总是喜欢待在墙壁边的。
  5. 天予固甚丰:上天给予的确实很丰富。
  6. 自取恒欲寡:自我要求永远都是少。
  7. 大厦成:大屋建成了。
  8. 无梁架榱题(cuī tiáo):没有梁和天花板。
  9. 无牖饰丹赭(zhě):《诗经》中的“彤弓”就是红色的箭杆。
  10.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马:只有窗子的小缝隙中还能透进外面的野马。
  11. 鬼瞰(kàn):鬼瞰是古代对窗户的一种称呼,意思是窗外可以看到室内的情况。
  12. 客来可延坐:客人来了可以邀请他坐下。
  13. 看云数卷帘:看云彩时轻轻拉开窗帘。
  14. 看月疑乘舸(gě):看月亮的时候好像在乘坐船一样。
  15. 温燠(yù)不知冬:冬天温暖如夏,不会感到寒冷。
  16. 通明复宜夏:夏天明亮通风,非常适宜。
  17. 有书常满床:有书常常摆在床上。
  18. 看云数卷帘,看月疑乘舸:看云的时候轻轻地拉开窗帘,看月亮的时候仿佛坐在船上。
  19. 自读仍自斟(zhēn),高情还自写:自己读书时也斟酒自喝,自己的情感也由自己表达出来。
  20. 岂无数仞堂,得志弗为也:难道没有高大的殿堂吗?得到志向的人不会去做那些事情。
    【赏析】
    这首《次匏庵先生板屋韵》,作者王慎中,是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著有《玉台集》。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一种清雅闲适的生活情趣,体现了王慎中对于人生境界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一、首联“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 —— 达官贵人应该住在高处,为何喜欢低处呢?这是全诗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高尚生活的追求。
    二、颔联“岂是三命余,动欲循墙者” —— 岂是三命之末的幸运者,总是喜欢待在墙壁边的。这是对达官贵人的批判与嘲讽,表达了作者对于权贵阶层的不满和批评。
    三、颈联“天予固甚丰,自取恒欲寡” —— 上天给予的确实很丰富,自我要求永远都是少。这是对自己行为的总结与反思,表达了一种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
    四、尾联“何必大厦成,而后虚三瓦” —— 又何必建造宏伟的大屋呢?已经足够了。这是对于世俗观念的挑战与颠覆,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财富的淡然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比达官贵人与平凡百姓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权贵阶层的批判与讽刺,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的不满;通过对自我行为的反思与总结,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独特理解与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充满了哲理与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