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看山日共君,绀楼红树万重春。
年来渐少还乡梦,画里犹存望海人。
茅屋数间虚作想,石梁孤杖枉知津。
蓬瀛咫尺家何在,一度濡毫一怆神。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以及技巧的综合把握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结合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作答。

①“绀楼红树万重春”意思是:在湖上看山,日与君共,远处的青山绿树仿佛万重春色。此句是写景,描绘了一幅春光烂漫的景色。其中,“绀”指青玉色,形容建筑的色彩;“红”指红色,形容树木的颜色;“万重春”指层层叠叠的山峦,春天的景色。

②“年来渐少还乡梦”的意思是:近年来,我渐渐少了归乡的梦想。其中,“渐少”是逐渐减少或减退的意思;“乡梦”指的是家乡的梦。

③“画里犹存望海人”的意思是:但画中依然留有当年望海的人。其中,“画里犹存”是画中依然保留着的意思;“望海人”指的是曾经到过海边的人。

④“茅屋数间虚作想”的意思是:简陋的几间茅屋里,我常常想象着什么。其中,“虚作想”是空虚地想着;“茅屋”是简陋的茅草房屋;“作想”是想象。

⑤“石梁孤杖枉知津”的意思是:独自撑着竹杖行走在石桥上,却不知道渡口在哪里。这两句写诗人孤独寂寞的境况。其中,“孤杖”“枉知”都是孤单的意思;“石梁”是指用石头砌成的桥(即石梁桥);“知津”是知道渡口在哪里。

⑥“蓬瀛咫尺家何在,一度濡毫一怆神”的意思是:蓬瀛宫就在咫尺之遥,而我的家园又在何处呢?每次挥笔作画,我都不禁感慨万千。其中,“蓬瀛”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这里借指代诗人的家园;“咫尺”是比喻距离很近;“濡毫”即沾墨,这里是说提笔作画;“一怆神”即十分悲伤。

【答案】

湖上看山日共君,绀楼红树万重春。

年来渐少还乡梦,画里犹存望海人。

茅屋数间虚作想,石梁孤杖枉知津。

蓬瀛咫尺家何在,一度濡毫一怆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