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无酒过重阳,江月渔灯彻板床。
半蚀丹书明可读,双悬囊剑夜生光。
竹头木屑持筹切,虎帐龙骧校猎忙。
行役不闻歌葛屦,上林知有献长杨。
五羊舟泊木厂
扁舟无酒过重阳,江月渔灯彻板床。
半蚀丹书明可读,双悬囊剑夜生光。
竹头木屑持筹切,虎帐龙骧校猎忙。
行役不闻歌葛屦,上林知有献长杨。
注释:
- 扁舟无酒过重阳:扁舟指的是小船,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在重阳节这天没有喝酒。
- 江月渔灯彻板床:江上的月亮和渔船上的灯光照亮了船舱的木板床。
- 半蚀丹书明可读:半蚀意味着月亮只有一半被照亮,但即便如此,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书籍的文字。
- 双悬囊剑夜生光:悬挂在袋子里的宝剑在夜晚发出光芒。
- 竹头木屑持筹切:用竹头和木头屑制作筹码进行筹算。
- 虎帐龙骧校猎忙:虎帐和龙骧都是指古代帝王的帐篷和仪仗队,这里描述的是皇帝在忙碌地组织狩猎活动。
- 行役不闻歌葛屦:行走的途中听不到歌声,葛屦是古人穿的一种鞋,因为其材质较软且容易破损,所以被称为葛屦。
- 上林知有献长杨:上林是皇宫的园林,长杨可能是宫殿的名字,这里指皇帝在宫中举办宴会,欣赏歌舞表演。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通过诗人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江上的月亮和渔船上的灯光相互辉映,照亮了船只的木板床。诗人感叹自己在重阳节那天没有饮酒,而是选择在船上度过。虽然月亮只照亮了一半,但足以让书籍的文字清晰可见。此外,还提到了使用竹头和木头屑制作的筹码进行筹算,以及皇帝组织的狩猎活动。在行走途中,我们听不到歌声,只有葛屦的质地柔软、易损的声音传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皇家宴会的羡慕之情,因为那里有长杨和华美的歌舞表演。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对比,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秋日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