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得环三百余,空城大小随行车。呼天远彻一千里,道傍闻者咸嗟吁。
天王明圣臣当戮,诏发秋曹先系狱。中山未白乐羊书,秦庭岂少包胥哭。
一物终回造化仁,六幽竟藉阳光烛。不分生还见故乡,惊看儿女错成行。
短衫紫凤半零落,小子呼爷能绕床。夜阑秉烛独疑梦,悲喜交并转沉痛。
几回呼母闻不闻,呕血抚棺惟一恸。孤臣九死轻一毛,天心未寤生何聊。
愁闻税监益骄盗,豺狼满道人萧条。每当素食渐无补,风霜只益臣心苦。
愿逐龙逢地下游,圣意中回臣得所。一朝卧病绝复苏,之死犹呼臣有负。
我闻此语空咿忧,古来酿祸宁无由。未论远鉴汉唐事,得不哀痛汪王刘。
忆昔肃皇兴楚澨,启沃君臣同一辙。刑馀只合供扫除,岂得预参藩镇列。
江南安枕七十年,忍见今时更骚屑。吴公吴公君莫悲,臣能尽忠妻尽节。

《哀江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当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平定,但战争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治愈。诗人以深沉的悲愤,对唐王朝和广大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 哀江头
  • 三日得环三百余,空城大小随行车。呼天远彻一千里,道傍闻者咸嗟吁。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长安城被叛军围困三天后,终于得到了解救,城内的大小官员都跟随皇帝的车驾一起逃离长安城。诗人感叹道,自己呼天喊地地寻求救援,声音传到了遥远的千里之外,路上的人都在叹息哀悼。
  • 天王明圣臣当戮,诏发秋曹先系狱。中山未白乐羊书,秦庭岂少包胥哭。
    第三、四句描述了诗人在长安城中,看到了那些明君圣主被俘的情况,心中感到痛心疾首。而那些忠诚的官员却遭到了残酷的杀害,他们的家产都被充公了。诗人想起了乐羊子的故事,他因为坚持原则而被免职,而包拯则在秦庭上痛哭流涕为死去的忠臣请命。
  • 一物终回造化仁,六幽竟藉阳光烛。不分生还见故乡,惊看儿女错成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慨。他认为一切都会回归到大自然的规律中,即使是在六道轮回中也能得到光明的照耀。然而,当他看到自己家乡的景象时,却发现亲人已经离散,子女们也被误认为是贼寇抓走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百姓的深深同情。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长安城的惨状,以及那些忠诚的官员被迫害的情况。同时,他也表达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哲理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担忧。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